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展覽檢索

總筆數: 162
  • 564
    「我青年時代難忘的一季」:百年前,文豪佐藤春夫在臺灣的永恆之夏
    「我青年時代難忘的一季」:百年前,文豪佐藤春夫在臺灣的永恆之夏
    「是八月末的事。已經是涼風吹拂的時候了吧?別開玩笑,這裡可是臺灣哦!臺灣的涼風啊!恐怕到二月才會吹呢!」 如今這個季節,我們仍感受著臺灣沒有冬天、四季如夏的炎熱氣候。寫下這句話的人,應該相當了解臺灣吧?其實,他是百年前造訪臺灣數月的日本內地作家──佐藤春夫。
    謝宜安 2022/11/01
  • 45
    鹿港小鎮咕雞之旅
    鹿港小鎮咕雞之旅
    位於彰化縣的鹿港小鎮充斥著古色古香的氣息,今天就和我一起了解,倒底是那些名勝古蹟總能吸引許多熱情的觀光客前來造訪呢?
    陳芊蓁,陳亮霓 2024/08/25
  • 479
    藝術家的調色盤
    藝術家的調色盤
    觀察身邊的色彩
    LIU WAN CHUN 2022/10/12
  • 1176
     棒球看的不只是比賽,還有人生──那些和我生命交織的日職臺灣選手
    棒球看的不只是比賽,還有人生──那些和我生命交織的日職臺灣選手
    開始看日本職棒,是受到祖父的影響。記得在小的時候,常陪著祖父一起看電視。打開電視,祖父習慣先看相撲接著再看棒球。不管是職棒或是甲子園比賽,皆是祖父喜愛觀看的節目。可能因為相撲節奏較緩慢,小時候常看到睡著,經常等到棒球開打,才從夢中醒來。 逐漸長大之後,發現周遭喜歡棒球的朋友,人生中第一次接觸棒球,不外乎是中華職棒或是美國大聯盟,很少人從日職接觸起不過,因為從小只能在相撲和棒球間選擇,也就自然而然喜歡上日職了。
    陳力航 2022/10/07
  • 31
    掌中戲
    掌中戲
    木偶翩翩舞細縷,纖手勾勒夢中圖。 掌中戲,眨眼間,英雄豪傑共虛實。
    楊鈞皓 2024/08/17
  • 158
    月光下的自由:追尋女性夜行權的故事
    月光下的自由:追尋女性夜行權的故事
    當今社會,女性的夜間行動權逐漸成為公共討論的重要議題。夜晚的自由行動權不僅僅是對女性個人自由的尊重,更是社會進步與性別平等的體現。然而,這一權利的實現並非一蹴而就,而是經歷了漫長而艱難的過程。透過多年的社會運動、立法努力和意識提升,女性的夜間安全問題才逐漸得到重視和改善。本次策展旨在回顧和反思這一進程,探討女性夜間行動權的發展歷史及其現實意義,期望引發更多社會關注,促進進一步的變革與保障。
    陳毅、蔡欣育、蔡宛真、謝沛倪 2024/06/19
  • 755
    台灣日治時期的圖書館
    台灣日治時期的圖書館
    石坂文庫是全臺第1座「最平民化」的圖書館。 台灣文庫是台灣日治時期第一座圖書館。
    蔡宇涵 蔡沛錡 2024/08/16
  • 189
    木之巡迴醫療
    木之巡迴醫療
    台北的蛋黃區信義,大樓櫛比鱗次,一個學校在此扎根。 而有一隻小松鼠,時常掛念著樹木的健康狀況。 今天,就讓我們跟著小松鼠的腳步,一起關心北醫中的樹木吧!
    洪若雅、許倍瑜、林芳竹 2023/10/22
  • 33
    客家文化放大鏡
    客家文化放大鏡
    一. 地理位置 二. 客家菜的特色與族群性的緊密連結 三. 客家歷史 四. 客家傳統美食 攝圖網 : https://699pic.com/tupian-402012025.html
    41黃文美 48戴芷筠 2024/08/21
  • 685
    🛶腳踏兩條船是可以的嗎......你們心持兩意要到幾時呢
    🛶腳踏兩條船是可以的嗎......你們心持兩意要到幾時呢
    19世紀基督新教的海外宣教浪潮散布世界各地。 宣教圖像成為在異文化傳遞信仰的有力媒介。 就讓我們透過這些給華人的宣教海報,看看可觀察出什麼吧!
    圖像放大鏡 2024/03/20
  • 1976
    文化街旁的文化
    文化街旁的文化
    文化街在哪裡呢? 文化街是我家前的一條街,它位在新竹市政府的後方,而在它旁邊便是我所居住的親仁里。從國中搬家到這裡後,我的日常生活大多在此度過,不過或許是對周遭太過習慣的原因,我並沒有更細緻的去探究這裡如何形成、去思考周邊街道、景物所代表的意義。 因此藉這次的線上佈展,除了讓自己重新去尋找這個區域中的文化、歷史,我也打算運用安排行程的方式將這裡介紹給讀者,讓讀者有朝一日也能來此參訪。
    林軒弘 2022/11/20
  • 1375
    1980年代的臺北青春場景
    1980年代的臺北青春場景
    2022年,我跟四位好友(馬世芳、陳光達、許允斌、姚瑞中)在1998年集體創作的《在台北生存的一百個理由》推出新版作品,許多年輕的讀者好奇,為何在那樣的年代,我們可以做出流傳至今、不斷再版的暢銷書。 我們想了又想,最大的助力是啟蒙我們成長的1980年代的臺北,那個時代的音樂、電影、廣告、出版和雜誌,以及城市裡的新奇店舖,啟發我們太多。透過珍藏的店家名片,帶大家進行一趟穿越時空的城市觀察之旅。
    黃威融 2022/09/05
總筆數:162 每頁筆數:12 頁次: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