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檢索
-
856馬祖神明大觀園在臺灣的民間信仰裡頭,有陽廟跟陰廟的區別,長輩會提醒晚輩,路邊碰到小廟不要亂拜,擔心招來不好的事情。有人說,陰廟拜的就是無主的孤魂野鬼,不是正格的神明,但是真的是這樣嗎?其實有些看似正牌的陽廟,起先也可能源自陰廟呢!我們對於神明的來歷,往往一知半解,這種時候,「禮失求諸野」,反倒看似偏僻的地方,比如位於福州外海的馬祖列島,神明還在被「創造」中。在那裡,什麼神明都有,什麼都不奇怪。不只龍蝦、青蛙可以成神;死去的居民也可以入廟配祀,擔任神明的秘書;還有原先是陰廟的神明逐漸「扶正」,變成陽廟的正神後,還動不動「託夢」要升官。剛好讓我們一窺,神明是怎樣一路演變過來的 。陳泳翰 2022/09/17
-
25011980年代的臺北青春場景2022年,我跟四位好友(馬世芳、陳光達、許允斌、姚瑞中)在1998年集體創作的《在台北生存的一百個理由》推出新版作品,許多年輕的讀者好奇,為何在那樣的年代,我們可以做出流傳至今、不斷再版的暢銷書。 我們想了又想,最大的助力是啟蒙我們成長的1980年代的臺北,那個時代的音樂、電影、廣告、出版和雜誌,以及城市裡的新奇店舖,啟發我們太多。透過珍藏的店家名片,帶大家進行一趟穿越時空的城市觀察之旅。黃威融 2022/09/05
-
253在地人的夜市:宜蘭東門夜市夏天去了一趟宜蘭小旅行,之前嘗試過各種觀光夜市,這是在地宜蘭朋友帶我來據說是「最在地」的夜市。鄺安玲 2024/11/29
-
1995Salamat!滿滿鄉愁的移工集市產地直送的市場聲命力留白計畫 blank plan feat. 安妮 Anny 2024/10/26
-
3034從昔至今的報業發展僅管臺灣報業的黃金時代早已一去不復返 但那些優秀報紙 依然能夠為將來一代又一代的新聞工作者們提供借鑒許芷瑜 2023/03/26
-
7519走讀新竹護城河護城河以新竹市東門城為中心,與毗鄰之火車站等結合,由點連成線面,為市區具親水性之休憩區。 其對於竹市的影響深遠,這條河不僅是一個水域,更是城市繁榮的象徵。它的每一條水痕都是過去的一頁,此展將帶您一同領略這龐大且悠久的歷史百科全書。沈子茜 2024/02/01
-
102731台灣足療之父-吳若石神父有一次我和我爸去台東玩時,聽他朋友介紹有間吳神父腳底按摩非常有名,去了之後,我覺得吳若石神父真的是個蠻偉大的人,於是就決定用這篇展覽來好好介紹這位台灣足療之父-吳若石神父賴秉宏 2024/08/30
-
575臺大校園生態觀察筆記臺大校園充滿各式各樣的植物,每次到了開花季節都會引來許多遊客。最廣為人知的想必是杜鵑花、椰林大道、三角楓、蓮花等,但校園的角落還有許多人氣較低卻具有特色的植物。除了一些台灣特有的植物外,還有一些是由別的國家引入台灣的,讓我們一起看看吧!陳宇涵 2024/05/31
-
2962渡槽橋嘉南大圳動工百年,渡槽橋見證嘉南大圳百年來奇蹟並兼具跨時代任務。渡槽橋,又稱人水橋,功能為運送水跨越溪流,是嘉南大圳重要的水利設施之一。文化景觀「烏山頭水庫暨嘉南大圳水利系統」中有7座渡槽橋,由南到北分別是:曾文溪渡槽、渡頭溪渡槽、官田溪渡槽、龜重溪渡槽、急水溪渡槽、八掌溪渡槽和朴子溪渡槽,分別坐落在嘉義及台南地區。在1921〜1930年期間陸續建造完成,其中南幹線3座渡槽橋已列為臺南市的古蹟。王驄甯 2022/11/20
-
367家的重新出發「家的重新出發」展出全台七個不同面向的地方創生案例,從北到南,部分老式房屋及產業因時代的變化,逐漸消失原本的功用,嘗試與觀眾共同探討地方創生的必要性,發掘地方文化特色與元素,期望讓觀展人能對於地方創生的發展及計畫更加了解。李佳芸 陳韻心 邱心宜 邱善柔 2023/05/22
-
180113年營北變妝趴透過萬聖節活動,結合社區內的學校和社團,舉辦變妝趴的表演活動陳秀美 2024/11/13
-
1100台灣傳統糕點台灣傳統糕點起源與介紹陳柏諺 2023/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