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展覽檢索

總筆數: 201
  • 466
    嘉義城隍廟
    嘉義城隍廟
    在嘉義城隍廟我們能在看到眾人對守護神的照顧與敬愛,除了鼎盛的香火、從不落灰的扶手與大紅燈籠外,交趾陶、木雕、剪粘工藝等對廟宇精心的裝飾,也是這個城市的居民表達愛的方式,感謝廟宇對在地人一年又一年的照顧。廟讓嘉義人安下心,人們也讓廟以色彩斑斕的姿態在這座城裡穩定生長。
    吳佩珊 2024/02/21
  • 17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日治時期鹽酸甕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日治時期鹽酸甕
    日治後期太平洋戰爭期間,因工業化對化學原料鹽酸的大量需求,使得陶製鹽酸甕的生產蓬勃起來。鹽酸在工業上它是焊接時的金屬表面清潔藥水,俗稱焊錫藥水,鹽酸和硫酸都是印染上的酸助劑、酸洗劑、中和鹼劑或發生顯色劑的兩種主要無機酸,也是製造聚氯乙烯(PVC)塑膠的原料,甚至用來清洗廁所。鹽酸甕幾乎在苗栗地區生產,當時與酒甕、陶管、耐火磚等工業陶瓷和碗盤、花盆等同受重視。
    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1/07
  • 734
    巷口那家店——體育用品店
    巷口那家店——體育用品店
    街頭巷尾總有些小店,佇立地方幾十年,陪伴著我們成長,也見證社會脈動與產業興衰。 本特展精選9篇插畫家林家棟與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Watch Taiwan觀‧臺灣》的多年合作成果,在細節與情感兼具的作品中,回溯你我記憶中的小店時光。
    臺史博展示組 2023/07/24
  • 53
    硘磘即瓷窯
    硘磘即瓷窯
    竹山硘磘里,為本鎮歷史最早之陶窯。 據硘磘廖姓族譜記載:雍正8年(1730)福建汀州府永定縣廖科應、廖連應定居硘磘,並在此設窯,帶來家鄉製陶技術與陶窯,出產土角磚、陶甕、陶缸、紅色陶瓦等。19世紀末硘磘聚落裡燒造日用陶器窯爐應屬「橫焰式蛇窯」,此處是目前臺灣所發掘最古老的蛇窯遺址。 日治時期採取統制經濟政策,導致陶窯器的售價不敷成本,硘磘廖姓窯業者約在1900 年初期歇業。
    南投縣竹山鎮新生社區發展協會 2024/11/15
  • 2700
    為了培育作戰良駒,整座臺灣島都瘋狂──曾盛極一時的體育娛樂:賽馬
    為了培育作戰良駒,整座臺灣島都瘋狂──曾盛極一時的體育娛樂:賽馬
    賽馬對於我們來說既陌生又熟悉。 臺灣目前沒有舉辦賽馬的活動與場地,雖然曾經有政治人物提出要舉行賽馬,但由於現行法規的限制而無法執行。不過因為鄰近地區(像是日本與香港)的賽馬活動與文化相當悠久,例如來自日本的手機遊戲「賽馬娘」,又或者動畫《烏龍派出所》或是《名偵探柯南》中,兩津勘吉與毛利小五郎都是賽馬的愛好者,因此我們對於賽馬這個活動並不陌生。 那你知道嗎,其實,臺灣曾經舉辦過賽馬會,在當時更成為臺灣人熱衷的娛樂活動之一,就讓我們透過老照片帶你回到臺灣瘋賽馬的年代。
    涂欣凱 2022/12/13
  • 10429
    手機的發展史
    手機的發展史
    每天使用著手機,卻不知道以前的模樣,於是去蒐集以前行動電話的資料及圖片。
    劉恩宇 2023/01/10
  • 782
    雲嘉糖路
    雲嘉糖路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以「工業日本,農業臺灣」的殖民政策,將新式機械製糖技術帶進臺灣,帶動整體社會從農業邁向工業社會。而這次的展覽主題「雲嘉糖路」以農、工、運、管、研、生活等製糖產業做為體驗的核心,連結還在運作的糖廠,民眾可以在體驗路徑的過程中了解不同類型的糖是如何產出,並感受糖廠的工業場域。作為糖業文資教育體驗場域,其路徑以虎尾糖廠、大林糖廠、蒜頭糖廠做為敘事的核心。
    老師:顏彬峰|學生:曹育慈、黃宇彣、彭信智、蔡子佑、賴品臻、謝勝文、戴偉宸 2024/04/25
  • 61
    舊家具修復技藝特工班
    舊家具修復技藝特工班
    邀請台灣工藝之家的 曾定榆工藝師,開設家具修復課程, 不同於過往大部分課程僅以「修復」為開課重點項目,本次開課內容將 更著重於透過工藝大師傳授藝術創作概念,加強傳統工藝工法,讓社 區學員能透過此計畫更加了解傳統工藝與平日生活用具緊密的關聯性, 進而更加愛惜舊有的用具,並同時為舊家具注入新創意。
    吳語喬 2024/10/17
  • 209
    看見都蘭的記憶特產
    看見都蘭的記憶特產
    2023年10月,我們來到位在臺東縣東河鄉的都蘭鼻,在以原住民文化為主體的「Amis Music Festival 阿米斯音樂節」架設起帳篷,將國家文化記憶庫中屬於都蘭的典藏帶回它的產地,透過主題規劃與展示將這些珍貴的記憶點滴重現。
    定藝文化工作室、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4/11/13
  • 406
    創新未來:臺灣半導體產業發展
    創新未來:臺灣半導體產業發展
    台灣的半導體產業發展史是科技界的一個重要案例,從無到有、從模仿到創新,台灣逐漸成為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領導者。
    陳柏叡、賴柏源 ,立宸宸 2024/08/21
  • 509
    日出的地方——龍田村的百年時光
    日出的地方——龍田村的百年時光
    讓我們走進鹿野,乘著時光機,一覽鹿野龍田村由日治時期至今的沿革與發展,一同感受龍田的自然人文風貌。
    蔡宜璇、薛睿緹 2023/11/30
  • 931
    探索海洋臺灣在地知識-澎湖海洋文化見習之旅
    探索海洋臺灣在地知識-澎湖海洋文化見習之旅
    臺灣島嶼四面環海,各時期相互交流而融合,建構出臺灣豐富多元的海洋文化與知識。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於2022年起,推動地方漁具漁法記憶蒐整計畫,以梳理、記錄海洋臺灣在地知識為目標,2022年完成馬祖的傳統蝦皮定置網,2023年起,展開了臺灣東北方基隆八斗子、宜蘭龜山島及宜蘭南方澳漁法漁具調查之旅。 除了詳細記錄外,首站見習之旅,我們來到了澎湖,與記錄者或耆老對話,感受臺灣海洋文化的多樣性。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海波浪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林奎妙 2023/10/31
總筆數:201 每頁筆數:12 頁次: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