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展覽檢索

總筆數: 275
  • 232
    茶荈文化相放伴
    茶荈文化相放伴
    在南投竹山的延正社區,這片土地不僅僅種植著茂盛的茶葉,更深藏著動人的人情故事。走進這裡,您會看到茶農耐心採茶的身影,感受到傳統書法筆觸下的藝術韻味,品嚐到竹山獨特的菜餚與竹筍風味,還能在茶街道上走進老屋活化後的風貌,瞥見時光留下的痕跡。 延正,是一個充滿溫度的小鎮,讓我們一起揭開這座社區的故事,感受延正的溫暖與純樸。
    南投縣竹山鎮延正社區發展協會 2024/12/06
  • 587
    烏日飲食文化調查-探詢家鄉味與市場百味
    烏日飲食文化調查-探詢家鄉味與市場百味
    以飲食文化作為切入,選定家鄉味與地方菜市場作為主題,進行田野調查與訪談行動,並且透過共學團與小小市場觀察家活動引動社區長輩與在地學生共同參與共創成果,盤點出烏日在地飲食與市場之特色DNA,建構出烏日人之飲食文化。 透過系列刊物與成果影片的製作,喚醒重視家鄉文化概念;藉由計畫將行動擴大至溪南地區,產出之內容至少有三分之一之比例是有關溪南地區與居住在溪南之對象。
    黑皮泥思土地學院 2024/12/06
  • 223
    社區媽媽們拍出來!崙背時光餐桌紀錄時光
    社區媽媽們拍出來!崙背時光餐桌紀錄時光
    長輩在群組傳的長輩圖常常被忽視嗎,長輩也有想被聽見與分享的需求。2024年團隊預計與枋南社區發展協會開發崙背時光餐桌的餐桌體驗,透過影片紀錄過程,並導入短影音設計工作坊,讓社區媽媽們一邊開發餐桌菜色,一邊用影片作紀錄,並剪輯自己的短影音。團隊預計將過程綜整為數位課程,持續深耕社區數位知能。並在與崙背鄉公所合辦的崙背餐桌發表日,同步進行短影音成果發表,讓社區媽媽們從幕後走到幕前,得到他們的掌聲與舞台
    崙背超有料青年案內所 2024/12/02
  • 208
    編織記憶中的古老故事
    編織記憶中的古老故事
    彩虹橋的故事 彩虹橋在泰雅族太魯閣族賽德克族裡面是一樣的定義,對我們族來說彩虹橋就是一條通往靈界的橋,好人才能通過橋與祖靈相聚。 那時候的傳說彩虹橋是一名叫做Buta(念:補大)的耆老變的,Buta的長相很魁梧、力大無窮,可以和一頭大黑熊打架,然後Buta的待人處事都很遵守我們的祖靈gaga定下來的規矩,是泰雅族的精神領袖,只要族人有糾紛或者是爭議Buta都會來幫忙裁決和協調,遇到講不聽冥頑不靈的
    森林劇落 2024/11/27
  • 329
    「臺灣原住民族歷史記憶推動計畫」         文物解讀工作坊實錄
    「臺灣原住民族歷史記憶推動計畫」 文物解讀工作坊實錄
    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自113年7月份至9月份辦理文物解讀工作坊,以16族群工藝為主題如織布、陶壺及木雕等藏品,邀集部落工藝師進行藏品的圖紋、技法及文化意義解讀,逐步尋回這些文物背後的脈絡與故事,讓後人得以一窺傳統工藝的精髓。 透過工藝師的闡述揭開了文物背後那深刻的技藝與記憶,讓我們重新與這片土地及其文化故事產生聯繫,並喚起我們對這片土地共同的回憶與情感。
    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2024/11/26
  • 596
    「臺灣原住民族歷史記憶推動計畫」                        耆老的技藝記憶訪談錄
    「臺灣原住民族歷史記憶推動計畫」 耆老的技藝記憶訪談錄
    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於112年至113年間,展開了「臺灣原住民族歷史記憶推動計畫」,與宜蘭縣南澳鄉泰雅文化館、臺中市原住民族文化館、嘉義縣阿里山鄉鄒族自然與文化中心、高雄市桃源區原住民文物館以及那瑪夏區原住民文物館等五座館所合作,拜訪六位工藝師詢問了泰雅族、卡那卡那富族、拉阿魯哇族及鄒族等族群之工藝記憶,經過詳細的採訪和撰稿工作,致力於保存和傳承這些珍貴的工藝記憶。
    李慧虹、董宜佳、高旻群、謝億新、林雅柔 2024/11/26
  • 182
    113年度新北市社區營造及村落文化發展計畫-漫遊泰山文化風華之旅
    113年度新北市社區營造及村落文化發展計畫-漫遊泰山文化風華之旅
    培訓導覽技巧課程、培訓泰山文史生態知識課程兩門課程進行間將全程錄影,並彙整相關的教案資料,以此建立導覽解說的影像紀錄,亦可做成數位教材。並將頂泰山巖、明志書院、楓樹河濱公園、下泰山巖等成果上傳至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2.0,以作為社區營造之基礎資料。
    明志科技大學 2024/11/21
  • 220
    憶時映畫
    憶時映畫
    一場放映座談會,透過三位導演不同的視角,呈現三個來自不同地方的文化記憶。
    定藝文化工作室、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4/11/20
  • 93
    南平故事採集之旅(二)
    南平故事採集之旅(二)
    主要以客家三腳採茶戲為教學出發主軸,人員以戲劇班為主加上社區居民一起進行課程,113年轉換為南平弦樂班班員,加上社區居民及青少年討論,義民精神和新埔花燈為故事聚焦,採集更多南平需要的故事,作為南平社區未來社區劇場的元素。
    廖崇發 2024/11/19
  • 109
    傳承一定看的見
    傳承一定看的見
    黃厚銘老師指導白鶴獅 白鶴獅的獅頭是半圓立體型 上半身與獅頭合一的轉肩 舞獅的掃腿,小腿要包緊 才能接續下一動的攻勢
    雲林縣老塗獅藝陣文化發展協會 2024/11/18
  • 137
    越南秘境:戒指尋蹤-線上解謎遊戲
    越南秘境:戒指尋蹤-線上解謎遊戲
    透過線上解謎遊戲,讓玩家體驗越南文化
    陳志威 2024/11/15
  • 153
    「藝術共融 社區互助 數位行動計畫」
    「藝術共融 社區互助 數位行動計畫」
    本計畫針對社區人口老化、文化傳承與互助需求,貫穿布袋戲及多媒體技術,連結學校與社區資源,實現世代交流與文化記憶保存。北港朝天宮 學校社區等多方合作,完成故事導覽影音紀錄、口述歷史改編,以及親子劇場訓練與成果發表。活動內容豐富,對布袋戲藝術的熱情與認同顯著提升,並提出了更深入的體驗和推動的推動。
    黃世志電視木偶劇團 2024/11/13
總筆數:275 每頁筆數:12 頁次: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