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展覽檢索

總筆數: 476
  • 2169
    第十三屆共生音樂節展覽
    第十三屆共生音樂節展覽
    人類的記憶無法一刀切斷、轉換。二二八作為一個政治符號,有權的政府強期強力壓制;島內海外的人民則嘗試各種方法來記憶,支援政治行動。如今,大眾淡忘二二八曾經的高度政治性,也就無法理解那裏頭的情感與記憶,淪為單純的內容背誦。 回顧歷史事件,得以重新看到自己如何走到現在,讓想像力被刷新。觀展者大多經歷過「年輕」這個階段,卻逐漸在成長過程中失去能動性。 本次展覽想藉此傳遞傷痛固然會延續,但一代代的力量也會。
    第十三屆共生音樂節展覽組 2025/03/07
  • 119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台灣省蔗農服務社社員證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台灣省蔗農服務社社員證
    本件文物為台灣省蔗農服務社社員證,由北港高中教師捐贈;該社員證發給日為民國45年(1956)12月31日,由台灣省蔗農服務社發給,姓名處可見鋼印痕跡。台灣省蔗農服務社設立於民國44年,其設立宗旨為協助蔗農提高甘蔗生產效益、輔導創辦副業、供應農用物資與生活消費用品等。
    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3/07
  • 155
    北迴歸線標誌歷史
    北迴歸線標誌歷史
    介紹北迴歸線的過往
    黃琭捷 2025/03/06
  • 135
    花蓮
    花蓮
    去東華大學參與營隊時,在圖書館頂樓所拍攝
    張盛榆 2025/03/06
  • 106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店鋪印版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店鋪印版
    本件文物為店鋪印版,由北港高中校友黃水水先生捐贈;「印版」結合雕刻與印刷技藝,不僅是造型藝術的一大類別,作為印刷術的源頭,亦呈現出傳統文化生活的多重面向。印版技藝廣泛地運用在刊印圖書、民俗、宗教祭祀等層面,成為珍貴的歷史文物與文化資產。
    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3/06
  • 144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日治時期防空燈泡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日治時期防空燈泡
    本件文物為日治時期灰藍色防空燈泡,由北港高中教師捐贈。本物件防空燈泡頭為透明玻璃製作,外形呈垂腹圜底球形,除圜底處之外,皆在內層塗佈不透明灰藍色顏料。這種燈泡乃日治後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因台灣遭受空襲轟炸攻擊而出現的特製燈泡。
    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3/05
  • 149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早期菸酒零售商許可證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早期菸酒零售商許可證
    此物件為早期菸酒零售商許可證。二戰後國民政府成立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延續日本代以來的樟腦、火柴、菸、酒、度量衡等五樣專賣。民國38年(1947)二二八事件後,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改組為台灣省政府,保留菸、酒兩樣專賣,由台灣省菸酒公賣局專職負責,直到民國91年(2002)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前夕才宣告結束。
    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3/04
  • 124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特別据置貯金證書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特別据置貯金證書
    本件文物為基隆郵便局特別据置貯金證書,由北港高中教師捐贈;改自原大東亞戰爭特別据置貯金證書。大東亞戰爭時期日本政府為籌措軍費,透過郵局發行5年期的特別据置貯金(特別定期存款),定存期間並無利息,而是於期滿後一次提領本息予存款人,並轉為活期存款。
    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3/03
  • 78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日治時期衣櫃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日治時期衣櫃
    本件文物為大長鏡衣櫃,由北港地方仕紳蔡子寬家族捐贈;台灣日治時期的櫥櫃,在結構上仍延續著清朝以來臺灣移民社會所發展出來的特殊家具文化,因時常遷徙與搬運需求之特性,故採取可拆卸式的上下櫃或合櫥的造法。本件衣櫃依其構造亦分為上下兩部分。
    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2/28
  • 1198
    找回六家的文化記憶
    找回六家的文化記憶
    竹北六家地區因高鐵徵收,世居的客家族群逐漸移出,新移居的家庭持續移入,兩百多年的客家聚落從鄉村變成城市,該如何讓新一代的孩子們感受「家鄉」是什麼?我們邀請了八組親子家庭,透過速寫走讀與六家百年伯公進行對話,用自己的母語發想生動有趣的文字,最後,大家一起將創作成果建置至TGOS 地圖協作平台。這些深刻的體驗都將伴隨著孩子們長大,並且由他們將家鄉的故事繼續說給下一代的孩子們聽。
    羅文君.賴品蓉 2025/02/27
  • 264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北港治水街門牌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北港治水街門牌
    昭和15年(1940),北港街街長曾積極爭取濁水溪治水工事事務所遷移來北港,目的在整治北港溪水。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為了整治濁水溪,大正1年(1912)成立濁水溪治水工事事務所,直隸總督府內務局,開始對濁水溪做有系統的治理,堵塞偏支流,使主流固定沿西螺溪出海。
    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2/27
  • 211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日治時期國語教科書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日治時期國語教科書
    日治時期日人欲透過學校教育,灌輸台灣人效忠日本皇國的觀念,形塑其所期望的公民,明治31年(1898)總督府公布〈臺灣公學校令〉,確立各地小學制度並規範其修業課程。其中,又以涵養國民精神最直接相關的「修身」和「國語」等兩科最為重要。日本治台長達半個世紀,在台灣推動基本教育也行之有年,對台灣基礎教育影響相當深遠,可透過文物來瞭解當時的教育內容,從教科書可反映日治時期教學的內涵。
    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2/26
總筆數:476 每頁筆數:12 頁次: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