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檢索
-
974找回六家的文化記憶竹北六家地區因高鐵徵收,世居的客家族群逐漸移出,新移居的家庭持續移入,兩百多年的客家聚落從鄉村變成城市,該如何讓新一代的孩子們感受「家鄉」是什麼?我們邀請了八組親子家庭,透過速寫走讀與六家百年伯公進行對話,用自己的母語發想生動有趣的文字,最後,大家一起將創作成果建置至TGOS 地圖協作平台。這些深刻的體驗都將伴隨著孩子們長大,並且由他們將家鄉的故事繼續說給下一代的孩子們聽。羅文君.賴品蓉 2025/02/27
-
131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北港治水街門牌昭和15年(1940),北港街街長曾積極爭取濁水溪治水工事事務所遷移來北港,目的在整治北港溪水。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為了整治濁水溪,大正1年(1912)成立濁水溪治水工事事務所,直隸總督府內務局,開始對濁水溪做有系統的治理,堵塞偏支流,使主流固定沿西螺溪出海。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2/27
-
113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日治時期國語教科書日治時期日人欲透過學校教育,灌輸台灣人效忠日本皇國的觀念,形塑其所期望的公民,明治31年(1898)總督府公布〈臺灣公學校令〉,確立各地小學制度並規範其修業課程。其中,又以涵養國民精神最直接相關的「修身」和「國語」等兩科最為重要。日本治台長達半個世紀,在台灣推動基本教育也行之有年,對台灣基礎教育影響相當深遠,可透過文物來瞭解當時的教育內容,從教科書可反映日治時期教學的內涵。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2/26
-
79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中華民國第一代國民身分證民國35年(1946),國民政府公布修正《戶籍法》,明確提出「已辦戶籍登記之地方,得製發國民身分證,或經內政部核准以戶籍謄本代之。」同年6月行政院頒布《戶籍法施行細則》,對國民身分證的有關事項做出了具體規定。內政部公布「國民身分證實施暨公務員首先領證辦法」,率先由中央及省級公務員於民國35年10月領發國民身分證。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2/25
-
111歷史建築桃園八德餘慶堂「八德餘慶堂」於民國108年(2019) 9月25日登錄為歷史建築,早期為八德地區邱姓宗祠的所在地,宗祠於日治末期曾作為戰時醫務所,後院曾作為二戰末飛機藏匿之處所,並短暫駐軍特別攻擊隊,具有見證八德地區二戰期間民間與軍方活動狀況之歷史意義。果相建築師事務所 2025/02/24
-
46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電土燈電土是一種礦土,又稱電石,富含碳化鈣,電土燈是以鉛皮或銅皮為殼具,分為兩層,上層盛水,下層盛放電土,使用時先轉動滴流開關好讓水滴入下層之電土,進行化學作用以產生可燃的氣體乙炔,接著以打火石或火柴於泛稱為「火嘴」之出氣口近處點燃火焰便可發光。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2/24
-
74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獅座獅座即是坐斗,是傳統建築的重要木雕構件,位於橫樑上之斗座,具有承托穩定的功能,將屋頂的重量傳遞到屋牆或柱子上,確保建築結構的穩固性。獅座除了柱接樑的「斗」的功能之外,因其雕飾精美,尚有裝飾之效,傳統宅第或寺廟喜用獅座,亦有鎮宅鎮廟的功能。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2/21
-
87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戡亂時期檢肅匪諜聯保切結書本件文物為戡亂時期檢肅匪諜聯保切結書,由北港高中教師捐贈。戒嚴期間,為了防範匪諜,民國39年(1950)政府公布〈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並制定〈戡亂時期檢肅匪諜舉辦聯保連坐辦法注意事項〉,針對機關、部隊、學校、工廠和團體,都必須互相作保,若有人有匪諜嫌移,作保之人必須負起相對責任。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2/20
-
66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早期燭臺兩對燭臺是安置蠟燭以祭神、祭祖的禮器,分成寺廟祭祀用具和一般室內用具兩種,前者形體較大,工藝精緻,後者形式樸實,講究實用為主。燭臺材料多見錫製,由於臺語的「錫」與,「賜」發音相同,取其「賜予」的意涵,故錫器多為用於祭祀的禮器。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2/19
-
90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大陸災胞救濟總會鑽石救災獎券本件文物為大陸災胞救濟總會鑽石救災獎券,由北港高中教師捐贈。鑽石救災獎券是直式,尺寸與愛國獎券相似,圖案設計是典型的「反共抗俄」年代氣氛,獎券正面繪有臺灣民眾圍著鑽石,並有飛機載運物資投遞的圖樣;大陸旱災下的飢民,等著接空投物資。於1955年4月18日開獎。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2/18
-
128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銅製牛鈴噹本物件為牛鈴,金屬材質,鈴噹的外觀可見雕刻圖案。台灣農業的開展最早可以追溯至荷治時期,至明鄭、清領時期,隨著水利設施大量構築及建設,農業型態及工具亦隨之改變。牛鈴使用方式為繫於牛隻頭頸部,多為成串物品,其材質多為銅、錫製,外觀多刻有圖示及文字,以增加美感亦附帶吉祥含意。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2/17
-
90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青花瓷(下)青花瓷為源於中國、一種白地藍花的高溫釉下彩瓷器,簡稱青花。青花紋飾清新明快,質樸大方,為遍及世界的中華瓷器代表之一。青花在工藝上的條件,包括穩定的鈷藍料配製技術、成熟的釉下彩工藝、高超的瓷器繪畫技術、以及良好白瓷燒製工藝,景德鎮的青花瓷為代表。館藏青花瓷有多件,茲列舉幾件如下。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