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展覽檢索

總筆數: 201
  • 481
    物換星移的餘韻
    物換星移的餘韻
    艋舺的發展由淡水河開始,貴陽街是全台北市最老的街,也是艋舺興盛的起點。至今仍遺留著洋樓建築和傳統雜貨、糕餅店、香鋪等。 艋舺開墾之初,流行疾病多,青草藥店成為民間診療機構。二二四巷內聚集了數十家草藥店,形成了歷史悠久的青草巷。 剝皮寮因清朝進口杉木,多在此剝去樹皮而得名。 華西街在清朝時是船夫與碼頭工人的落腳處,娼寮、酒樓林立;日治時期和二次戰後也依舊是紙醉金迷的胭脂巷,後來才改為觀光夜市。
    江亞庭 2023/03/23
  • 391
    放手讓自然種鳳梨
    放手讓自然種鳳梨
    屏東大同高中,一百一十二年度第二學期,校訂必修SDGs實踐:在地行動
    曾咨穎、鐘巧葳、余梓勤、簡君瑋 ,指導老師:洪瓊亮、黃小芸 2024/05/28
  • 241
    戲中情懷
    戲中情懷
    介紹虎尾布袋戲館
    張馨予 鄭伊淇 林佳珍 戴秀瑜 許諾 廖妍羚 2024/06/10
  • 1320
    文化記憶中的酒
    文化記憶中的酒
    臺灣統治者要實施「未成年人禁止飲酒法」,最早是什麼時候? 日治時期臺灣稅收最高的三大專賣品,又是什麼? 原來日治時期就有官方與民間單位成立的「禁酒會」!
    廖泊喬 2022/10/20
  • 272
    黑潮上的討海之路
    黑潮上的討海之路
    臺灣四面環海,擁有豐富多樣的海洋資源,在各時期接受不同族群的海洋觀,在交會中彼此交融,激發多元與海對話的實踐方式,建構出臺灣豐富海洋文化與知識。 此次我們以到東北海域為中心,從中探討為養家糊口而奮鬥漁民,與海拼搏的智慧。過程中我們與基隆八斗子漁村文物館、龜山島漁村文化館及南方澳珊瑚法界博物館合作選定具地方特色的三組漁具,進行地方海洋文化的探索外,我們也到一些地方進行漁村經驗交流。
    張育君 2024/10/22
  • 810
    揭開苗栗黑金史
    揭開苗栗黑金史
    苗栗,在許多人的印象裡,是個有著滿山五月雪、繽紛多彩的客家花布、步調緩慢的純樸山城。從來沒想過它和「黑金」石油產業有任何連結,學校教科書也未曾提及。然而,距離現在不遠的一段日子,這裡曾經有著日夜開採的油井,是一座24小時燈火通明的不夜山城。這裡就是苗栗公館鄉的出磺坑。
    賴郁晴 2022/09/20
  • 291
    看見大溪的記憶特產
    看見大溪的記憶特產
    2024年9月,我們來到桃園大溪,選在具有歷史意義的大溪公會堂外紮營,一邊依傍著大漢溪,一邊緊鄰日式建築群與充滿歷史風華的大溪老街等這些文化記憶的發生地,並透過國家文化記憶庫的典藏,帶領觀眾穿越時空,去看見這些屬於大溪的故事。
    定藝文化工作室、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4/11/13
  • 325
    臺灣「剩食」的成因和解方之探討以萬華地區為例
    臺灣「剩食」的成因和解方之探討以萬華地區為例
    許多人因為東西不好吃、不符合胃口,或是大家購買時都選購期限較久的等等各種原因,導致剩下很多沒吃完或是快過期的食物,然而很多廠商或店家都不知道如何處理這些剩下的食物,丟掉又很浪費,那這些剩食該如何處理呢?
    策展人:台北市數位實中_乙班_第八組_組員:楊可玟、趙品姸 2024/06/11
  • 3655
    新竹縣關西鎮坪林國小的光陰故事
    新竹縣關西鎮坪林國小的光陰故事
    這是描述新竹縣坪林國小從創校以來收藏的老照片故事展覽,或許會勾起就讀坪林國小的校友們許多的回憶! 坪林國小從「坪林分離教室」開始,在本地出⽣⼩孩的啟蒙教育幾乎都在這裡完成,社區與學校已經密不可分,歷經80年,坪林國⼩作育英才不計其數,許多畢業校友,完成學業後⼜再度回到學校擔任老師,繼續教育下⼀代,代代相傳,⽣⽣不息。 我們一起透過本展覽來回顧影響在地最為深遠的坪林國⼩80年來的變化。
    曾宏煇 (坪林國小第34屆畢業生) 2024/10/27
  • 7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畜牛登記證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畜牛登記證
    「畜牛登記證」是牛隻的身分證,從日治時代開始對於牛籍就有一套的管理辦法,戰後基本上仍延續日治時期的做法,將建立牛籍視為振興農業的第一要務。當時政府認為唯有將牛隻的基礎資料確定之後,農業的各項政策才得以發展,故而在民國41年(1952)8月18日即由台灣省臨時省議會通過「台灣省畜牛登記規則」,要求各縣市政府實施辦理畜牛登記工作。
    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1/20
  • 668
    臺南廳長官邸的發展
    臺南廳長官邸的發展
    這官邸是個值得大家實際走一走的古蹟,在周圍加上吸引人們的巧思,古蹟為一個賣點
    林鼎貴 2023/11/22
  • 936
    探索海洋臺灣在地知識-澎湖海洋文化見習之旅
    探索海洋臺灣在地知識-澎湖海洋文化見習之旅
    臺灣島嶼四面環海,各時期相互交流而融合,建構出臺灣豐富多元的海洋文化與知識。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於2022年起,推動地方漁具漁法記憶蒐整計畫,以梳理、記錄海洋臺灣在地知識為目標,2022年完成馬祖的傳統蝦皮定置網,2023年起,展開了臺灣東北方基隆八斗子、宜蘭龜山島及宜蘭南方澳漁法漁具調查之旅。 除了詳細記錄外,首站見習之旅,我們來到了澎湖,與記錄者或耆老對話,感受臺灣海洋文化的多樣性。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海波浪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林奎妙 2023/10/31
總筆數:201 每頁筆數:12 頁次: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