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檢索
-
946風雕的島——探訪兩季澎湖東北季風底定了離島澎湖的兩個季節,一季風起,一季風息。島嶼相依自然韻律過生活,風浪雕刻自然風貌,在時光中閃閃,留下光陰的風采。蔡淑君 2022/09/18
-
1094草山稜線,盆地人的心靈座標在台北盆地裡出生長大,生活了幾十年,除了小時候跟家人搭車去草山(Tsháu-suann)公園賞花,並像所有同代人那樣在花鐘前留下姿勢笑容如出一轍的制式紀念照之外,我從來沒有想過,這盆地周圍的山跟我有任何關聯。直到某次偶然間讀到台北近郊柳杉林的資料,才知道原來離盆地這麼近的地方竟有整片森林。 第一次登上七星山東峰和主峰,我這個盆地人終於發現,原來山的後面就是大海,原來山跟海與我的距離竟然這麼近。俞智敏 2022/09/17
-
384我的淡蘭古道旅行建議古道故事多。出於這樣的期待,在淡蘭古道正式成為國家級綠道後,我和幾個山友興致勃勃立下了淡蘭北中路山徑全部囊括的雄心壯志。雖然疫情突襲讓兩年來完成的路線有限,幸而淡蘭古道經得起這樣的復返和咀嚼。只是,有些山徑早因無人行走而消逝,有些則在徹底失去蹤跡前重獲修整,靜候人們再度涉足,在古道山徑留下故事新痕……。鄒欣寧 2022/09/08
-
1529大隱隱於市的基隆河從台北市郊進城,路上難免會經過橋樑,每條底下都有一條河正靜靜地流淌著,多數的人從來沒注意過它們的名字,它們從哪裡來,又流到哪裡去。 千百年來河道多次迂迴轉折,一如流域中各族群住民的生命歷程也同樣百轉千迴,探尋河流的身世,也等於是認識自己的身世。俞智敏 2022/09/07
-
796「培養國民剛強的精神、健康的體格!」說起臺灣國家公園設立的歷史,不得不回憶起日本殖民統治期間,日本是如何利用並摧殘臺灣的森林。好家在 1930 年代,美國的環境保護和公園設立思想之風吹了進來,為臺灣自然生態帶來一線生機。 就在這股潮流下,臺灣興起一陣國家公園設立運動。未料,隨著中日戰爭爆發,日本不再有資源繼續挹注此計畫,只能在 1941 年擱置⋯⋯張家綸 2022/08/26
-
2473在臺東發現草藥之鄉:從治療瘧疾的神藥,到戰時重要物資的金雞納樹提起臺東,除了想到縱谷區美麗的稻浪、鐵花聚落的市集、每年夏日的月光海音樂會之外,冷冷的冬日裡,被裊裊白煙圍繞,在湯池裡溫暖身體、放鬆心情,同時也替這個濕冷的季節,增添一點儀式感。住在臺東日子,也到過幾次知本,也不外乎是溫泉與森林漫步的行程,對外地的遊客來說,位於臺東南端的知本,更是到訪東部必去的景點之一。 不過,知本的故事遠遠不止如此 ── 就在知本溪中游,沿著溫泉區龍泉路走到底,有個不特別起眼的村落名為「樂山」,老一輩的人們則會稱之為「藥山」。它的名字藏著東部地區藥草之鄉的過去,也蘊含著臺灣歷史發展的痕跡⋯⋯楊佳平 2022/08/26
-
2469與榕樹的一場對話自開始採集臺灣樹木故事以來,我一直很想寫榕樹。畢竟哪個臺灣人從小沒聽過幾個榕樹禁忌——「榕樹聚陰,不要隨便靠近」、「出入醫院或喪葬場所須在身上配戴七片榕樹葉,且回家前務必扔棄」等等。 此外,端午節除穢的植物,榕樹枝也很常見;某些道教科儀,以榕樹灑淨袪除不淨不祥之物;閩客族群敬拜的土地公╱伯公廟旁,常見榕樹聳立如守衛。至於泛靈系統的大樹公信仰,裹上紅布便成神受膜拜的台灣老樹中,最多的就是榕樹。鄒欣寧 2022/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