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展覽檢索

總筆數: 318
  • 1367
    綠柳川吊腳樓的時空對話
    綠柳川吊腳樓的時空對話
    跟隨著《臺中夢的苦難與輝煌:吊腳樓》這本書走過臺中曾經有過的吊腳樓記憶。亦跟隨著余如季老師的照片,去探索藏在綠柳川的時間記憶。
    黃子庭 2023/12/31
  • 822
    漫遊綠川中區段
    漫遊綠川中區段
    身為臺中中興大學的莘莘學子,每當通勤回家鄉時,總會經過台中火車站旁的綠川。環顧四週發現一片綠意盎然,欣欣向榮,故下定決心有朝一日要來走讀綠川,實地去探索當地風光。今日就來一步一腳印地帶大家認識綠川之美。
    廖副戎 2023/12/29
  • 1145
    走近梅川
    走近梅川
    歡迎您加入我們的旅程,感受這個社區的豐富多元,並沉浸於悠閒優美的自然之中。展覽帶您探索梅川的獨特之處。透過文字、影像和藝術品,展現梅川的人文歷史,包括廟宇、學校和公園,為您呈現這片土地的獨特風采。同時,展覽還將帶您漫遊梅川的自然環境,透過攝影、影片和藝術裝置呈現這片土地的生態之美。歡迎您共同參與,感受梅川的文化底蘊和自然之靈,共同沉浸在這片寧靜優美的土地中。
    賴雨竹 2023/12/28
  • 1627
    文化•記憶•護城河
    文化•記憶•護城河
    展覽以護城河為軸心,試圖以在地新竹人的河川印象,連結周遭具歷史意義的建築與景點,喚醒這個老城市乘載的情感與記憶......
    吳宸睿 2023/12/25
  • 1665
    綠川 走讀
    綠川 走讀
    透過綠川及火車站周邊的景點,一起回憶及對比今昔綠川、建築之變化。
    蔡絜耘 2023/12/25
  • 774
    鳳鳥守望之地
    鳳鳥守望之地
    鳳山,古稱「埤頭」、「陂頭」,在全臺三級行政區中,人口數高居第七。 在這人聲鼎沸之地,有條小圳靜默地流過了近200年的光陰,看盡了鳳山的世事變化。 如今鳳山已然成為相對進步的區域,但仍保有清代遺留的古意。 讓我們跟隨慢流的河水,看小圳如何讓新舊世代產生對話, 使古蹟成為鳳山人日常的一部分。
    賴亮潔 2023/12/25
  • 2287
    點亮木梓 火把遊庒
    點亮木梓 火把遊庒
    「木梓」一個寂靜的山村,隱身於蜿蜒的山徑中。 過去,學童們手舉著火把,在清晨、在傍晚的昏暗間照亮著一條上學的道路,陪伴他們走過童年時光。 多年後,長輩們,再次舉起火把,手中的燭火搖曳風中,再度照亮那條往返學校和家之間的山徑小路。黑暗中的微光,讓他們看見童年時的身影,招喚出記憶深處裡那段美好的時光。
    社團法人高雄市小鄉社造志業聯盟 2023/12/25
  • 2268
    沿「溪」行旅
    沿「溪」行旅
    老街溪是供養桃園人民的重要河川,也是南桃園的文明之母,但也深受人類文明帶來的工業汙染所害,歷經民國100年的老街溪開蓋整治計畫,老街溪和周邊地區才得以重獲新貌。雖說未完全恢復往昔的生態和清淨程度,但我們能藉此次走讀行程重新認識老街溪,看見它的美好和憂傷。 (資料來源:老街溪遊記)
    陳亮穎 2023/12/25
  • 3781
    柳川的歷史與時間的交織
    柳川的歷史與時間的交織
    柳川過去與現在所記載的歷史,以及這段時期以來所呈現的各種風貌。
    林詩韻 2023/12/24
  • 1539
    「川」流不息,「福德」永存
    「川」流不息,「福德」永存
    綠川為台中市中心四條主要河流之一,是台中市人文發源地。河流流經之處便會帶動村落的形成,而福德正神又為台灣村落中最普遍常見的信仰。 在十月因課程因素參加了「日光・共融・綠旱溪」的活動,去到了頂橋福德宮,後又在閱讀時讀到楊双子《綺譚花物語》的〈無可名狀之物〉中見到長春福德祠。發現到頂橋福德宮及長春福德祠皆座落於可看見綠川之處,遂開啟了這趟探尋綠川上福德宮與福德祠的巡禮。
    許雯媛 2023/12/24
  • 1582
    沿著柳川「走」臺中
    沿著柳川「走」臺中
    這是一場徒步走過臺中與柳川交織關聯的旅程,我將帶你看見以柳川為視角的這座城市,感受沿柳川而來的臺中之美。
    鍾昀蓁 2023/12/18
  • 8446
    藝閣文化共築竹圍回憶
    藝閣文化共築竹圍回憶
    竹圍物產豐富,村民樸實,自從桃園航空城的入進計畫,村民被逼迫限時、陸續搬遷,種種因素下,竹圍社區備受空前大挑戰。困境與窘境之下,竹圍社區發展協會仍積極地找出社區的在地特色,透過連結社區資源,積極做保存紀錄,將老、中、青三代即將消失的家園記憶,凝聚尚未搬遷居民的情感,加上竹圍社區過往累加的種種,對於民俗文化的認真與推廣,在地獨創的特色與文化愛好佳績。
    YNLI CHEN 2023/12/14
總筆數:318 每頁筆數:12 頁次: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