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打索用具:車只
圖片授權聲明 _OGDL_
展品描述
車只,絞繩(打索)的工具之一。馬祖早期為木頭所製,直到金屬在馬祖開始普及後,車只材質逐漸以金屬代替木質。其大小依照所需製作草繩粗細來決定,如需製作越粗的繩索,車只則越大越粗。小的可一體成形,大的則會分成兩段以卯榫的方式進行接合。一端為人施力絞繩時握住的地方,另一端則為穿孔,可穿過橫木,以利小草繩的固定。一般而言,在進行打索製作大草繩時,一次一組車只共有三支,透過車只板組合使用。車只的一端捆繫上細草繩,另一端則由人旋轉施力,將三根細繩絞打成一根三股的粗繩,使草繩漸呈麻花狀緊實的結合。 在每年七八月之際,是地方漁民製作草繩與相關漁具的時期,亦為打樁的前置作業,漁家稱做「辦季頭」。在辦季頭時,準備許多不同粗細的草繩是此階段伙長與地方漁夫們重要工作之一。家中婦女或小孩時常協助將削好細條狀的竹皮與乾稻草以手捻成一條小草繩,接著再經漁民透過打索工具,將其絞較粗的草繩,反覆幾次,繩索會越來越粗。細繩製成過程相較簡單,不需打索工具便可製作,粗繩索製作便需要借助打索工具的輔助。 此座車只為縮小版的示意模型,現存於北竿鄉橋仔村的橋仔漁村展示館。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