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傳統漁具:蝦皮窗
圖片授權聲明 _OGDL_
展品描述
蝦皮窗,又稱網口框架,為讓蝦皮網(馬祖話為ঁ?:ㄇㄛㄩㄣ,moyng)保持張開的網架。由7~10支大竹組成製作,具有多種形式,通常接近上寬下窄的梯形或方形,根據蝦皮網所放置的海域深度來進行調整。 馬祖使用蝦皮窗源於中國福建省長樂縣的漁民。在戰地政務時期,漁會代表從臺灣本島採購相關材料回來後,地方漁夫與伙長們約在每年七、八月之際,亦為「辦季頭」間,製作蝦皮窗。其皆由大竹製作而成,竹索綑綁固定,在縫隙處會加入櫼(楔型木塊)來增加穩定度,並在兩側柱的下方各綁上四顆沉石(未加工的天然石塊,通常一側約四至五顆,數量可依施作海域的需求與蝦皮窗浸水下沉的程度做增減)。在綁製蝦皮窗四邊竹竿的過程中,會透過木製的「柴把(ㄑㄧㄚˇㄅㄚˊ,qia+ pa+)」與「綁包椅(ㄅㄨㄛㄥˇㄇㄡˋㄧㄝ,puongˇ mouˋ ie+)」進行輔助,其可協助支撐竹桿的頭尾,以利製作者將其綑綁時的穩固性。 蝦皮窗長度大小以「欠(成人雙手張開的距離)」為基本單位,結構大致分為上方的「上樑」(馬祖話為「桁」:ㄤ^/ang^)、兩側為「柱」(馬祖話:ㄊㄧㄨ^/thiu^)、下方的「下樑」(馬祖話:ㄚˋㄤ^/aˋang^)亦可稱為「下桁」(馬祖話:ㄚˋㄤ^/aˋang^)。 在馬祖,因四鄉五島捕撈蝦皮的海域深度不同,地方漁民會根據海域的不同,調整竹竿與沉石的數量,以利蝦皮網可保持於海中蝦皮會經過的位置。在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的補助下,漁民紛紛改用機械化漁具,加上蝦皮產量逐年減少,蝦皮窗現已無人使用,只能從地方耆老的口中得知相關資訊。 照片中的蝦皮網為縮小版的示意模型,由黃鵬武先生所製。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