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劉禮泉口述:白沙居民遷台
圖片授權聲明 _OGDL_
展品描述
本照片為現今白沙村景。 馬祖各村由山脈區隔,居民生活以各村的澳口為核心捕魚維生,各村境中心亦是信仰中心,守護居民的漁獲豐收、萬事大吉。劉禮泉先生,北竿白沙人,生於1934年,直至1980年離開馬祖前世居白沙村,見證該村從漁村走向戰地經濟的鉅型變化。 根據2020年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採訪,劉禮泉先生表示兩岸分治後,馬祖糧食改由台灣進口,一般民眾吃自己種的地瓜米配稀飯,居民收入不豐,連原本是用作漁網染料的薯榔(sy21-loung53)都當作糧食吃過。1960年代開始,打魚漁獲大陸去賣不得,臺灣去賣不得,蝦皮打完都放到臭,加上國軍天天做工,挖三米坑、做馬路、扛砲彈讓漁民不好出海。那時,魚是還有,只是賣不出去,而且價錢便宜,也不是說固定收多少,只是有時價格很好,有時很壞,都是給漁會收購,不能自由買賣。漁會持續收會員費,漁具有現金買也有貸款,可是漁民們每年都虧本,越欠越多,後來漁民沒什麼收入,漁會也垮了。加上八二三砲戰爆發,許多民宅遭受空襲,於是大舉遷台就來台灣。 1980年,劉禮泉帶了五百塊錢搬到台灣,聽說龍岡房子比較便宜,便投靠先來龍岡落腳的弟弟跟母親,到工廠工作。他搬離白沙村時,原本八十幾戶居民,已經只剩下十幾家。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