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雲林北港朝天宮小兒科第一四號
圖片授權聲明 _PDM_
展品描述
洋參、炙芪、舊元各一錢、別甲二分、生元二錢、當歸八分、白芍八分、地骨五分。水一碗煎五分。 西洋參,氣陰雙補的藥物,有清熱瀉火的功效,此外還可以生津止渴。炙芪(蜜製黃耆),補氣藥物,治氣虛病人。舊元(即熟地),常用的滋陰補血藥物。別甲(即鱉甲),鱉的甲殼打碎入藥,為滋補腎陰常用藥物,可以滋陰降火,還可以軟堅散結,消除身體上的瘡瘍癰腫。生元(即生地),常用的清熱藥物,尚可以涼血,養陰生津。當歸,補血藥物,治血虛病人。白芍,養血斂陰藥物,可以防止陰液耗散,除此之外還可以緩急止痛,用於中醫的肝出問題導致的各種疼痛。地骨(指地骨皮),可以清虛熱,可以治療骨蒸虛熱,中醫骨蒸指的是如骨頭發熱的虛熱症狀。此籤延伸小兒第13首藥籤,營養不良的小兒,經過反覆感染,也許出現淋巴結腫大等免疫系統狀況,但身體素質仍虛弱,發熱也屬低熱,傳統上會使用這類處方。 本首藥籤出自「北港朝天宮」。北港朝天宮是在西元1694年(清康熙33年)由佛教臨濟宗的樹璧禪師,從湄洲祖廟奉請天上聖母(媽祖)神像來到臺灣,輾轉落腳於北港,逐漸發展到今日聞名全臺的盛況。在農業時期的北港,媽祖的藥籤在當地扮演了醫療守護神的角色,目前宮廟內仍保存有大人科、小兒科與眼科共264首藥籤供民眾求取。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