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大肚臺地調研計畫:人文景點空拍沙鹿區鹿寮遺址全景圖
圖片授權聲明 _CC0_
展品描述
鹿寮遺址位於鹿寮聚落東側、鹿寮國中北側,經過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的研究挖掘,鹿寮遺址屬於單一文化層,屬於番仔園文化層的鹿寮類型,距今約1010至420年前。目前該區多為灌草叢,除了部分有社區住宅興建與小部分農耕之外,其餘都保存良好,由甘蔗田灌溉水圳及房屋工程所挖出之斷面可見文化層及貝塚,遺址文化層距地表約20至70公分深處,厚約20公分。 鹿寮遺址行政隸屬上屬於臺中市沙鹿區鹿寮里,海拔高度介於25至45公尺間,面積約11萬平方公尺。此遺址為1972-73年何傳坤先生在濁大計劃進行時發現,1995年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研究計劃項下學者會勘,2000年至2001年間則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再次進行發掘研究。 早期出土遺物包括黑色泥質陶、紅褐色細砂陶、灰褐色泥質陶,除黑色泥質陶未見器型外,其餘器型皆以罐型器為主,石器方面有打製斧鋤形器、石錘,另外還出現貝塚遺跡與貝殼、獸骨等生態遺留,而近年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之發掘則有相當豐碩的成果,出土遺跡包括灰坑、貝塚及俯身葬一具,遺物方面除陶片外,更有許多鐵製器具,如鐵刀、矛頭、箭頭、鑿、釘、鐵質縫衣針,以及骨簪、骨箭頭、骨針、骨飾等各種骨器,還發現大量作為裝飾品的玻璃珠與玉髓珠,由文化遺物的內容來看,鹿寮遺址只有單一文化層,屬於番仔園文化鹿寮類型。根據碳14測得的數據,遺址年代約為距今1010至420年前。(摘錄自〈文化部臺灣大百科全書〉網站,宋昱潔撰稿,詳見關聯資源) 2017年大肚台地資源調查計畫第二年圖資子計畫五圖檔。由蔡嘉陽博士拍攝。 完整資料詳見〈大肚台地計畫開放資料平台〉 https://data.dadumt.honghuafund.org/ 本圖為空拍360度全景照片,可從臺中學資料庫下載後,使用瀏覽器的外掛模組 Panorama Viewer,或者使用專門的照片瀏覽軟體,來開啟全景圖像檔案。全景照片瀏覽軟體可參考使用 FSPViewer 。下載網址為:http://www.fsoft.it/FSPViewer/download/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