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毘廬禪寺
圖片授權聲明 _CC0_
展品描述
民國19 (1930) 年落成,位於臺中市后里區廣福里寺山路1000號的毘廬禪寺,座落於八仙山支脈太平山半山麓,主供釋迦摩尼佛與觀世音菩薩。 毘盧禪寺緣起於臺中市神岡區的望族-筱雲山莊的呂氏(簡稱筱雲呂家),是清領時期臺灣中部文人士大夫的典型代表。創建者妙塵上人為秀才呂厚庵(呂敦禮)先生的長女,母親也是霧峰林家的名門之後,因遭逢家人接連逝世,決定率四位女兒及兩位姪女至苗栗大湖法雲寺皈依。母親林氏法名覺滿,其四女法名分別為妙塵、妙觀、妙識、妙湛,而二姪女法名為妙本及妙偏。修道後邀地方鄉親共同贊助創建道場,民國17年12月6日破土,至民國19年10月20日完建。民國24年發生新竹-臺中大地震,半毀的寺院復建後在大殿前增加竹園、山門,規模更甚於前。 禪寺建築外觀採西式風格,據稱構想乃承襲自釋迦牟尼的皇室出身地。另外,正門上方的「毘廬禪寺」四個大字,是民初軍閥吳佩孚所題。 近年來,禪寺除透過設立講堂、教育機構等積極推廣宗教,園區的地勢與自然風光也使禪寺成為著名景點。時人評毘廬禪寺有著名八景:曲徑梅櫻、奇石靈泉、溪谷楓林、東山採蕨、中峰遠眺、七星含煙、落日梵鐘以及夜燈萬點。 毘廬禪寺不僅是臺中重要的自然與人文景觀,其建築與歷史緣起亦有助理解清領時期呂炳南家族 在地方的政經與社會關係及發展,是重要的文化遺跡。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