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南竿42據點(北海坑道)
圖片授權聲明 _OGDL_
展品描述
南竿42據點位於連江縣南竿鄉仁愛村,海岸可見兩個半沒入水中的坑道口,內部則呈現井字型交錯的坑道,坑道長1000 公尺、寬10公尺,漲潮時水深8公尺、退潮時水深4公尺,合計約18公尺。2007年由中國科技大學主持之《96年度連江縣文化景觀普査計畫》調查時,已開放遊客參觀,由交通部觀光局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經營維管。 42據點是為機械化登陸艇進入地下碼頭設計。機械化登陸艇簡稱小艇,又因其英文縮寫代稱LCM(Landing Craft Mechanized)。臨海的坑道口為小艇的出口及入口,內部水道足夠停泊小艇50艘,單一動線設計讓小艇能夠在地下碼頭的水道內順利進出執行任務。1969年1月總統蔣中正批准「馬祖小艇坑道案」工程,南竿、北竿、東引各開鑿軍事型地下碼頭,計畫後更名北海計畫,故專供小艇進行游擊戰時補給調度、保護砲艇、保存戰力之用的小艇坑道又稱北海坑道。南竿北海坑道,工程最為浩大,當時動員全島26師萬餘名士兵24小時三班制日夜施工,使用雷管爆破炸藥外,其餘僅用十字鎬、圓鍬、畚箕等工具,徒手挖掘坑道及搬運石堆,經歷820天後才完成。 坑道工程肇因1958年八二三砲戰爆發,中國人民解放軍隔海砲擊金門島上軍事設施,總統蔣中正有鑑於當時戰況激烈,對於尚未發生大型戰事的馬祖列嶼,下達保存戰力,以守為攻的戰略目標,利用馬祖花崗岩地質堅硬的特性,能夠為兵力及軍武提供極佳的保護,進而著手進行開鑿地下坑道的計劃。北海坑道在內的馬祖坑道,據此應運而生。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