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1954年東信國校興建工程
圖片授權聲明 _PDM_
展品描述
  「1954年東信國校興建工程」,於1954年(民國43年)3月開工,地點在信義區正信路26號。     「1954年東信國校興建工程」,其興工緣由,乃當時信義區的國民小學僅信義國小1所,與仁愛區仁愛國小毗連,地點偏處一隅、且原有設備有限,不足容納全區學童;為因應就學需要,乃擇定東信二路市立醫院右山,興建此校。     東信國小,於1954年(民國43年)9月成立;然而,當時新校舍尚未完工,因此暫借信義國小上課。成立時,市政府調該區深澳國民學校校長商大梅,作為該校首任校長,並劃分信義區義民、義和、禮東、禮儀、智能、智誠、智慧、明智、信綠等9里,為該校學區。     「1954年(民國43年)東信國校興建工程」,借用兵工學校、電力公司開山機2臺先行平土,計拓地8,200平方公尺,填挖土石約6,000立方公尺;次及校舍建築,工程包括新建鋼混凝土結構、空心磚造坪頂教室、辦公室等12間,於1954年7月交由工礦公司臺北區營建處承建,至12月完成。     其餘廁所、及便道擋土牆部分,在1955年(民國44年)3月,分別招商建造竣工。總工程費用,計880,156.18元。     東信國小成立之初,信義區尚屬市郊;隨著信義區日漸繁榮,學區內適齡兒童不斷增加,原有校舍不敷使用,爾後相繼成立中興、月眉、東光等國小,疏緩該校學童。     1971年(民國60年)基隆市體育場興建,連接中正區、信義區的隧道通行,附近房舍漸增,新興社區大廈林立,人口遽增;又因政府實施小班教學政策,學童增加,遂於1990年(民國79年)逐年更新校舍。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