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社寮島砲台
圖片授權聲明 _PDM_
展品描述
  「社寮島砲台」共有2座,分別為社寮西砲台、社寮東砲台,現存於基隆市和平島。目前所見的2座砲台遺跡,均為日治時期所建。社寮西砲台,自1901年(明治34年)5月開始興建(也有可能就清末所留下的相關工程,加以修改、擴建),於1903年(明治36年)完工;社寮東砲台,則推測自1912年(明治45年/大正元年)興建。     根據《基隆市大事記》記載,在1884年(光緒10年)5月24日,「巡撫陸路提督劉銘傳,抵基隆查勘砲台形勢,商令守將曹志忠,在外海口門社寮兩山將時之區,各築砲台一座,別建護營一座。」但在砲台完成之前,便爆發了清法戰爭。後至1886年(光緒12年),清法戰爭結束,劉銘傳才繼續於此,興建社寮島砲台、護營。     根據《現代本邦築城史:第二部‧第九卷‧基隆要塞築城史》記載,從日軍接收基隆時的相關調查中,可以推斷:清治時期社寮島砲台的原址,應十分接近目前社寮西砲台的位置。     日治時期在基隆市興建的砲台,都有1個特徵:營區的配置,均會明顯的分割出生活區、砲座區空間。社寮西砲台,目前位於軍事管制區內,一般民眾無法隨意進出。     至於社寮東砲台,規模雖較小,但仍舊依循著山形、地勢,區隔出2區域空間;目前仍保存數棟磚造建築,1座彈藥庫、1座觀測指揮所、1座蓄水池、其它零散遺構。由於興建時期較晚,因此,仍可以發現些許不同的建築細部特色。整體而言,仍維持著一貫的日治時期獨有的軍事風格、空間特色。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