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埔頂圳(中壢區)
圖片授權聲明 _OGDL_
展品描述
埔頂圳,位置在中壢區東南方的埔頂區域,灌溉區域約為今日的中壢區中堅里、仁福里、仁美里、華勛里、仁祥里、後寮里等約20個里,是中壢區歷史上的埔頂庄的西半部區域。 埔頂圳灌溉區域在清治時期為墾區莊「埔頂庄」,日治時期屬桃澗堡、桃園廳、中壢郡管治範圍,由於名稱與大溪區埔頂相同,且中壢區埔頂區域已經被切割成20多個里級行政單位,原地名已經消失,埔頂圳也已經加蓋成為馬路,因而在名稱上已經消失,在地居民的記憶,也即將消失殆盡。 大正9年(1920),廢桃園廳,改隸新竹州中壢郡,埔頂順成為中壢街埔頂大字西半部的主要灌系統,但是由於桃園大圳的水源未連接到此地,因此本地在水源欠缺的狀況下,耕地多做茶園、旱田運用,農民的收入比桃園大圳的水田區域差,直到民國53年(1964)石門大圳通水後,本區域才變成水田。近年來由於中壢城市化腳步快速,埔頂圳隨著水田的城市化,逐漸走入歷史。 埔頂圳為清治時期埔頂庄、日治時期埔頂大字、戰後時期中壢東南埔頂區域的水源重地,往昔必須依靠埤塘蓄水供應,水量相當不穩定。民國53年(1964)石門水庫、石門大圳完工後,已經直接連結石門大圳,以往的埔頂圳雖已成為歷史,卻仍然留存在中壢區域東南方埔頂區域民眾共同的生活記憶之中。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