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董慶寺
圖片授權聲明 _CC0_
展品描述
董慶寺,主祀董公真人,在地居民慣稱「董公廟」。頭城鎮港口里因坐擁烏石港出入口而得名,里內有兩個主要聚落,南端近烏石港,稱為南港口;北端活動中心附近稱北港口,以董慶寺為中心,又稱「火燒寮」。台灣主祀董公真人的廟宇不多,游謙、施芳瓏《宜蘭民間信仰》一書曾提及嘉義縣義竹鄉六桂村慈化寺曾派人來此相認,謂翁姓兄弟自原鄉安溪迎奉三尊董公神尊來台,分居三地後失聯,本廟即其一。   廟方沿革碑記則載稱,清嘉慶年間(1796~1820),安溪科榜先賢翁妹捧奉董公神尊渡海來台,初於頭圍武營山鹼仔坪落居;日大正9年(1920),裔孫翁英遷至火燒寮,以李元帥及三山國王為陪祀,立壇為庄民消災解厄。民國38年(1949),信徒張金生、薛銀燈等發起首次建廟,凡十坪。57年依原基整修,廟頂剪花,更形莊嚴。78年擴建,79年秋落成、安座,即今之建築廟貌。   廟內同時祀有李公元帥與三山國王,左龕祀天上聖母(軟身媽祖),右龕福德正神。媽祖雖是台灣人民的普遍信仰,然其向來被視為漁業、航海者的守護神,虎側門有聯曰:「董鎮太平洋四季魚豐蒙聖澤,慶安烏石港一帆風順感神恩」,皆充分顯現本廟與烏石港的地緣關係及當地職業(節錄)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