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震安宮
圖片授權聲明 _CC0_
展品描述
震安宮位於現今的羅東中正路上,早年羅東人俗稱的「中街」,為當時主要也是唯二的市街,鄰近南門港,面朝渡仔頭,座西北西、朝東南東。   震安宮創建於1837(道光17)年,主祀天上聖母;1867(同治6)年,五結庄黃永在發起重建,擴展為三棟建物,正殿奉祀天上聖母,後殿奉祀觀音菩薩,後殿二樓奉祀水仙尊王。1892(光緒18)年,羅東堡總理陳謙遜及地方仕紳張能旺共同發起重建為兩棟。1922(大正11)年的蘭地大震,使得宜蘭境內許多建物受到重創,當時的羅東天后宮也難逃此劫。1923(大正12)年,羅東街仕紳胡慶森、王長春主倡重建為三棟,1924(大正13)年12月竣工。   因歷經1922年的蘭地大震而重生,故正名為「震安宮」,其格局即為目前的狀態,前有三川(殿),入廟內兩邊走廊抱一個矩形天井廣場,供信徒朝拜媽祖玉容,並延伸通道至後殿,同樣開一天井引自然光顯觀音聖相;龍邊祭祀林氏聖祖比干,虎邊奉祀地藏王普薩及祭祀歷代住持。其中為了感念當年重建時,連生意本都先拿出來代墊工程款的先賢胡慶森,也將其名列於牌位上。後殿的兩層樓木構件,為現今少數仍保存良好的廟宇建築,奉祀三官大帝,龍邊奉祀關(節錄)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