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金岳地名與遷徙故事
圖片授權聲明 _CC0_
展品描述
泰雅族取地名,不外乎是以自然景觀、植物取名,或以開墾始祖、對部落具有極大貢獻的長老名取之。南澳泰雅族的形成,自清朝末年從南投縣仁愛鄉發祥村,長途跋涉遷至南澳山區,成為13個舊部落。而組成金岳部落的兩個舊部落Ryohen(流興)、Tlangan(德拉岡/老武塔),則經日治年間的集團移住及國民政府的遷村政策,陸續遷至金岳。1915年(大正四年)Tlangan(德拉岡/老武塔)13戶遷到今日的碧候村柑仔巷,後因瘧疾遷到今日的金岳,僅剩9戶人家,當時金岳地名為「Ropwe(鹿皮)」,為水鹿時常出沒之地,其地仍屬於碧候村。   Ryohen(流興)的由來是因為部落附近長滿許多山蘇,為當地盛產,其嫩葉(孢子) 可食用,所以地名為山蘇的泰雅話─「tuwihing」。因此,被稱為「Tryuhing」或「Ryohen」。由於山蘇喜歡陰濕潔淨之特性,並以富有機質的腐植質土壤為生,而 Ryohen(流興)的地名則反映了自然環境特色。據耆老口述,日治時期,由於Ryohen(流興)部落掌管三星的銅礦,且聚落又位於山坡上,因此日本人改名為「金岳」,而沿用至今。此後,當Ryohen(流興)全部落45戶(節錄)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