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公埔考古遺址
圖片授權聲明 _OGDL_
展品描述
公埔遺址位於花東縱谷中段偏南、海岸山脈西側山麓最前緣的小山丘上,海拔約263公尺。遺址範圍長約700公尺,寬約250公尺。遺址年代距今約3500年至2000年。公埔遺址於1929年為日籍學者鹿野忠雄所發現,文化內涵歸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卑南文化」,意謂著住在公埔遺址的人群與台東「卑南遺址」之族群有著密切的往來關係,或是卑南文化人的後代由花東縱谷往北遷徙定居的落腳處。當時族人居住在縱谷平原秀姑巒溪流域旁的河階緩坡或隆起之台地上,過著農耕與狩獵的生活型態。他們採集自秀姑巒溪河谷的砂岩加工打剝製成石鋤與石斧,採集板岩磨製箭簇,或是以片岩質地的千枚岩製成石杵搗磨穀物。另外,製作帶有陶把、素面紅色夾砂陶的陶罐盛水。而矗立於地表、相當厚重的「公埔石壁」,根據考古學家推斷,可能為當時人們建築結構的一環。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