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金棗文化館
圖片授權聲明 _CC0_
展品描述
  宜蘭三面環山、一面臨海,氣候濕雨寒涼,是金棗的良好生長環境。金棗原名為金柑(Kumqat),原產於中國浙江,日治時期的1906(明治39)年由日人田代氏引進臺灣,因為金柑有著橢圓的外形,就好像金黃色的棗子,因此宜蘭人暱稱為金棗,逢年過節時,金黃色澤討喜又吉利,常被做為拜拜時的供果。   大多數的金棗是做為加工用途,有鑑於匏崙村及林美村盛產金棗,為了輔導果農共同產銷,礁溪鄉農會在1991年、1993年成立匏崙、林美金棗共同經營班。而後由金棗共同經營班班員共同集資認股,配合政府輔導補助及貸款,於1995年成立林美金棗加工處理中心及礁溪鄉金棗文化館,融合了金棗業的產、製、儲、銷及知識研習。   有時歲月總是鏽蝕美好,金棗文化館一樣遭受殘破斑駁命運,經過各方的努力奔走建議,終於在2008年成立宜蘭縣礁溪鄉金棗文化協會,除了固有的基礎外,更增添新的能量,繼續推動金棗的產業,將服務的層面擴大,以期達到深耕金棗文化。   來到金棗文化館,可先至二樓展示區,透過圖片解說、文字介紹,瞭解金棗的生長以及加工製造過程;也可以預約參觀解說活動,吸收金棗的相關知識。若想要帶些伴手禮,則可以到一樓的(節錄)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