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馬祖傳統表演藝術:鼓板樂與廟宇
圖片授權聲明 _OGDL_
展品描述
馬祖的鼓板樂通常由通鼓、大小鑼、大小鈸(鈔)和狼帳(長桶鼓)所組成,從5人到15人皆可組成,一般在10人左右。由於其節奏強烈,靜坐、行走皆可演奏,加之口傳可學,不需艱深繁複的演奏技巧,得以深入民間。 依據《99年連江縣傳統藝術─鼓板樂調查研究報告》,廟宇除了是馬祖列島各聚落民間信仰的處所,與常民精神的依託之外,同時也是表現鼓板樂的主要展演空間,凡遇到年節、慶典,特別是元宵節擺瞑,鼓板樂皆會隨著遶境隊伍敲鑼打鼓,聲勢浩壯。 南竿復興村的牛峰境五靈公廟即是牛角鼓板的展演與傳播中心,因鼓板隊員受邀指導外村演奏,而將鼓譜與技法外擴至福澳、津沙、馬祖村及東莒等地。此外,仁愛村居民也常在金板境天后宮傳習鼓板,村中共有三套鼓譜:十三暝(已失傳)、十四暝鼓板、十五暝鼓板。介壽村的山隴境白馬尊王廟也有屬於村中的鼓板,主要節奏便是由牛角鼓板轉化而來。 值得一提的是,北竿后澳村可說是馬祖地區村莊鼓板的大宗,據《沙灘那頭好村莊──后澳村落史》記載,后澳鼓譜現今傳下來的《舊獅頭》、《新獅頭》、《一朵花》、《二朵花》、《三朵花》、《四朵花》、《三步尺》、《福州行板》等多首鼓譜。另也有《么二三》、《舊蝴蝶》、《新蝴蝶》、《溫酒杯》、《福合仙》、《丟丟洽》等,不過因為未寫成鼓譜,年輕一輩大多不會,老人家也因時間過久未有練習,而幾乎遺忘殆盡,實為可惜。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