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馬祖傳統表演藝術:后澳鼓板樂
圖片授權聲明 _OGDL_
展品描述
馬祖的鼓板樂通常由通鼓、大小鑼、大小鈸(鈔)和狼帳(長桶鼓)所組成,從5人到15人皆可組成,一般在10人左右。由於其節奏強烈,靜坐、行走皆可演奏,加之口傳可學,不需艱深繁複的演奏技巧,得以深入民間。凡遇到年節、慶典,特別是元宵節擺瞑,鼓板樂皆會隨著遶境隊伍敲鑼打鼓,聲勢浩壯。 依據《99年連江縣傳統藝術─鼓板樂調查研究報告》,連江縣北竿鄉后沃村(今後澳村)的鄉親有來自旒峰鄉東平村,也有來自鶴上、福清的,但從后沃鼓譜的豐富性相互對比,難以發現與原鄉的相似點,也因為已流傳許久,故無法探其根源。目前共搜集到七套后沃鼓譜,第一套鼓板稱為「獅頭」,使人聯想到舞龍舞獅的表演,第二套鼓板取名為「新的」,很顯然是寫譜者為區別二套鼓板刻意命名之。第三至六套鼓板名稱,為一般流傳於民間的念訣,包含軼聞趣事、口耳相傳的詞曲、喜慶的好彩頭、編寫成七字一句的說書內容,或為親人哭泣所寫的鄉土文學,都有類似的編寫手法。第七套鼓板名稱「三尾尺」,與閩北長樂原鄉古譜中的文石村鼓譜中同名,雖然採用同一說法,但口訣用字、節奏打法又各自不同。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