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馬祖傳統表演藝術:鼓板樂
圖片授權聲明 _OGDL_
展品描述
鼓板樂,帶有濃厚的族群色彩,與馬祖百年來移民遷徙具有高度的關聯性,因為馬祖目前有敲打鼓板的村莊跟閩東長樂潭頭地區關係密切,由於祖先來自大陸,所有馬祖鼓板也自然而然從大陸帶到馬祖,所有閩東長樂地區各個與馬祖鼓板有關村莊的地理交通、居民分布、祠堂、祖房規模、元宵祭祀、遶境順序、鼓板隊組織有關。馬祖各個不同的鼓板,其名稱、起源、演奏技法、隊伍人數、打法結構以及鼓譜說明,依聚落概況、居民來源、信仰中心、元宵祭祀、遶境順序都有不同,各村鼓譜內容有些村裝鼓板隊員的性別、年齡等變化過程。發現鼓板樂與閩東各地迎神賽會時所表演的「龍燈舞」(即舞龍表演)的伴奏器樂有密切關聯。樂器由狼帳(又稱狼串、狼唱、長鼓、長桶鼓)、通鼓、大鑼、小鑼、大鈸與小鈸等樂器所組成,極具鄉村地方特色。其中的狼帳由唐代「兩杖鼓」轉化而來,隨唐末五代時漢人南遷,傳至福州一帶,至今仍常於福州民樂與戲曲中使用,最早出現在北宋陳暘所著《樂書》中,被視地方民樂的活化石。因此必須對福州地區的歷史與文化形成,民間遊藝中音樂、舞蹈的表演內涵與形式有所掌握,經由發展脈絡上最一番梳理與體察,才能對鼓板樂在馬祖及閩東文化資產上代表的義涵,有了較具體的認識與定位。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