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Pagay patus(旱稻)
圖片授權聲明 _CC0_
展品描述
pagay,在泰雅語中,泛指稻作,尤指陸稻。Patus係指傳統火繩槍,因火繩槍擊發後產生的刺鼻的煙硝味。因此種陸稻於鍋中煮熟後,其味似煙硝,故稱pagay patus。南澳的泰雅人約於1912年後在日人的指導下開始進行水田耕作,水稻亦稱pagay。但是,傳統泰雅人因部落居於深山緩坡處,所以以陸稻與小米作為主要種植穀物。1929年始,官方執行大濁水社水田開拓計畫,開闢水田5.915公頃,並同時指導德卡倫部落水稻耕作。從1933年德卡倫農產的統計中,水稻耕作計約7.9公頃,陸稻耕地計18公頃,可見德卡倫泰雅人生產型態雖然逐漸由游耕轉變為定耕,但仍堅持傳統作物的延續。在德卡倫部落,陸稻的種植一直持續至1970年代,其後因成年男子投身礦業或遠洋事業,從其所獲現金使白米更易取得等因素,德卡倫泰雅人多已放棄農業生產,陸稻的種植就如同花生的種植一樣,在德卡倫部落逐漸消失。陸稻在微風中搖曳的身影以及烹煮時的煙硝味不復再現。晚近,鑒於對傳統作物的珍惜與物質文化的重建,部落族人從他處重新引進Pagay patus的種子在德卡倫部落旱田中復育,初時雖僅一處,目前已有數戶人家以小面積栽植。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