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黃金田繪《土壟》
圖片授權聲明 PDM
展品描述
1.黃金田所繪民俗畫《土壟》。畫作題跋為「土壟,歲次甲申年季秋黃金田畫」,為2004年(甲申年)所繪。 2.土壟,又稱為「土人仔」,是早期農業社會中用來脫穀的工具,伴隨農民走過長遠的歲月,但等到電力或機械式的脫穀機出現後,土壟便迅速減少及毀損。 土壟的造形與運作原理和石磨相類似,可分為上下兩層,外圍先以竹片編製成形,裡面則以紅土填充壓實,重量可達三百多斤,也就是這樣才能好脫穀。一個土壟製作過程約要費時十五至二十個工作天,可說是費時費工,由於土壟是農家必備的器具,所以負責製作的「土壟師」,地位可是相當崇高,農家不僅要幫師傅準備材料,還要包吃包住,只希望在土壟師的巧手下,能推轉省力。 當土壟完成後,大多由家中女性負責脫穀的工作,有的則利用牛隻或水力。幾位女性一起像推石磨般推轉著土壟,這便叫做「挨土壟」,利用上動下不動的摩擦方式,讓稻穀受到擠壓而去殼。挨土壟是件辛苦的事,因為在密閉的土壟間內,空氣不流通,加上漫天飛舞的碎穀殼,除了呼吸不順之外,有時還會引起皮膚紅腫發癢。
資料來源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