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重要傳統表演藝術保存者(團體)接班人傳習演出計畫
圖片授權聲明 _CC BY-SA_
展品描述
屏東縣滿州鄉民謠協進會於2019年(民國108年)執行「國家級登錄無形文化資產
重要傳統表演藝術保存者接班人傳習演出計畫」,以國寶藝師張日貴藝師教導的結業藝生:張碧英、張錦桂 ,及習藝藝生黎竹紅等三位同台演出。演出地點在宜蘭傳藝中心,從五月至九月總計32場,協會編寫了兩齣戲劇,分別是「平貴寶川愛在滿州」和「悠悠古調牛母伴」,演出時間大約30-40分鐘左右。戲劇結合傳統滿州民謠,包括了思想起、楓港小調、五孔小調、牛母伴等經典曲目,讓大家細細品味滿州民謠的特色與精髓。 阿嬤們對民謠的熱情、創意及精神,展現在演出中。這些古調民謠,以舞臺劇的方式呈現,透過劇情的引導以及阿嬤們富含情感的歌聲,表現當時人們唱出民謠的生活環境與心情,讓觀眾更能清楚明白民謠的意涵。像是牛母伴這首曲調,又稱「牛尾伴」「牛尾擺」、「牛尾絆」等,是恆春最早出現的古老民謠。通常在女兒出嫁前一晚,由母親、新娘、姨嬸及姊妹們演唱,藉以勸誡及叮嚀新娘。常會以描述自然景物或傳說故事的比喻來表達內心悲傷的情感。阿嬤們演唱時的真情流露、動人的歌聲、真摯的情感,讓觀眾為之動容。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協辦單位: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演出單位:屏東縣滿州鄉民謠協進會 【2019工作人員名單】 滿州民謠協進會聯絡人:黃靜惠 導演:謝徐鳳玉 演出經理、字幕:張彥頡 音響技術、音效:曾玉芳 燈光技術、視覺:楊雅儒 演出人員:王洋月、張碧英、張錦桂、黎竹紅、尤昭明、余楊心平、張皓鈞、黃靜惠 場務:余楊心平、黃靜惠 佈景繪製:王明堂 道具製作:兔耳生活 攝影師:邱家驊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