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石門水庫濱海移民聚落的式微
圖片授權聲明 _CC BY_
展品描述
桃園濱海的六個水庫移民新村,分佈於大園、觀音綿延十多公里長的海岸,是1950年代,政府為興建石門水庫,安置淹沒區移民而規劃的聚落。這些聚落多建立在於海岸防風林地上,以務農為主的移民們辛勤努力,透過鑿井、闢建灌溉渠道,改良土壤,將原本乾旱貧瘠的沙礫地,轉變成適合栽種的農田。 1960年代中期,台灣進入以出口為導向的工業化時期,1968年(民國57年)林口火力發電廠開始運轉,桃園濱海數個工業區也陸續開發,隨之衍生的汙染卻造成沿海防風林大量枯萎和農業損失。尤其林口火力發電廠燃煤機組的空汙問題影響最大,甚至引發鄰近鄉鎮居民的激烈抗爭,這也是台灣第一起環保官司—「林口發電廠索賠事件」的主因。 防風林防護層的崩壞,直接造成濱海農作的侵害。鄰近的工業區營運後,有更多的田地因污染問題而休耕(或被徵收)。這段海岸因地下鵝卵石品質良好,地方偏僻,人煙稀少,便於掩藏,從1970年代開始,就有業者透過管道開採砂石牟利。 到了1990年代台灣的房地產業蓬勃發展,對砂石龐大的需求,吸引更多的業者搶食,休耕的農地遂成為盜採砂石的溫床。長年的開採,形成為數眾多的巨大坑洞,遭當地住戶戲稱為「大峽谷」、「毒龍潭」。常年積水的深坑還曾溺死孩童,上過地方新聞。為了填平坑洞,部分業者回填各種事業廢棄物,導致汙染的問題更加擴大,成為地方上的惡瘤。 歷經多年的摧殘,濱海農地早已滿目瘡痍,時至今日,不是被徵收興建工業區或道路,就是回復成防風林。移民們在失去耕地之後,也陸續搬出向外發展,較小的聚落不是人去樓空,就是只剩少數幾戶守在老舊的房子裡。即便是像草漯、樹林,原本住戶較多的聚落,也在工業區的包夾中,逐漸流失人氣;而大潭移民新村更因爆發鎘污染成為污染場址,後被政府徵收成為大潭濱海特定工業區,已在地圖上消失。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