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鳳儀書院舊住戶的拜拜習俗
圖片授權聲明 _CC BY_
展品描述
照片為2005年8月19日(民國94年)鳳儀書院居民的中元拜拜習俗,拍攝地點在書院的頭門。鳳儀書院這兩戶居民分別住在第一進頭門兩端門房,祭拜位置就在頭門通道兩邊,各自設案擺上祭品拜「好兄弟」。照片中出現花崗石製抱鼓石、大圓柱、柱珠及格扇門等背景襯托,也是少見的場景。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不管對佛教還是道教來說,都是一個重要的節日。這天是佛教的盂蘭盆節,有報父母恩的意思,信眾會在這天供養眾僧,以功德迴向給父母;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地官大帝的誕辰,也稱中元節,除了祭祖,也祈救地官大帝可以赦免先祖的罪,後來擴及到一切亡魂。佛道教對於這天的儀式都有提醒世人重孝道與慈悲心,成為台灣漢族的傳統節日,也成為臺灣的民俗日。 農曆七月民間俗稱「鬼節」,是地府開鬼門讓無子孫祭祀的亡魂到陽間接受供養,為防止孤魂野鬼(俗稱「好兄弟」)禍害人間,寺廟主動為信眾舉辦「廟普」,街坊也發起「街普」,也有在自家門前辦的「家普」。人們相信設食舉行祭祀、誦經作法等普渡、施孤等布施活動,以超渡「好兄弟」安分守己,不回到陽間害人,或祈求「好兄弟」幫助去除疫病和保佑家宅平安。 整修後的書院頭門已復原,屋內隔間違建已移除,也已看不到舊住戶在此中元普度。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