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張冬梅與竹籬笆日常生活
圖片授權聲明 _PDM_
展品描述
1960年(民國50年左右)初期,張冬梅與李曉軒母子,攝於眷村家中。後面竹籬笆強與磚牆同時村在的關係,可見專轉換時由後方出資。眷村的庭園都會種植杜鵑花,一是容易繁殖阡插即可,另一抗戰歌曲杜鵑花(淡淡的三月天),代表思念親人。 張冬梅小時候被父親背著翻山越嶺到外婆家後,父親便一走了之。戰亂後,蔣宋美齡夫人在大陸創辦一些機構照顧失去親人的孩子,她就進入了一間類似托兒所的地方,稍微長大一點被選上參加護士訓練班,輾轉到了貴州、上海,然後到了北投。張冬梅與先生李登發是在上海總醫院相識,當時謠傳臺灣很落後,張冬梅一直不願意到臺灣,李登發先一步來臺灣看查狀況,借助同事的飛行員朋友,搭飛機回上海,並將張冬梅帶上最後一班道臺灣的船。張冬梅當時到開刀房去實習,因為她手腳動作很快,開刀房就她留下來不讓她離開。外科醫生會罵人,張冬梅也耐得住,後來升上開刀房護理長。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