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寄家書
圖片授權聲明 _PDM_
展品描述
寄家書 左詞宗鄭鴻音選 右詞宗黃月娥 右十 黃得時 千里迢迢苦別離。山河遠隔會無期。萬金一紙君休怪。劫後餘生此可知。 此為淡北詩社的擊缽吟,右十為當時右詞宗對黃得時詩作評選的名次。 寄家書這個題目,也是一個仿擬古人的擊鉢詩題。「萬金一紙君休怪」,化用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寫出戰亂時親情聯繫的可貴。 左詞宗鄭鴻音,鄭秋(1903-1986),字鴻音。原居新竹,後遷臺北。其尊翁精嫻詞章,為邑中名宿,家學淵源,故能詩,亦「松社」社員。 臺灣自明鄭時代開始提倡文風,文人唱和,遂有詩社之結。但詩社發展的顛峰,仍屬日治時期。 日治時期全臺詩社數目最高時曾達二百九十多個以上,除了臺灣本地文風大盛之外,由於統治的考量,來臺事殖民事務的官員,大多具有漢學背景。為統治之力、或為交流、或為喜好文風等等因素,造成詩社處處林立。這樣的懷柔策略,不僅化解割臺之際,傳統文人對於漢文學存滅處境的憂慮,也進一步確認 漢詩及漢詩人在文壇中原有的地位,並鞏固傳統文人在社會上所享有的殊榮身份,如此一來,無疑提供了舊文學一個持續穩定成長的空間結構。 1922(大正11年)3月22日,淡北吟社成立。每週有擊缽吟會,切磋精進,1937年(昭和12年)中日戰端肇起,以至戰後,遭逢滄桑變故,社員凋零星散,活動較不如前。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