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關於臺灣的啤酒
圖片授權聲明 _PDM_
展品描述
這篇文獻是高砂麥酒株式會社第二任技師長小高治一應專賣局邀稿而寫成的一篇啤酒科普文章。小高治一在文中首先提到台灣島內啤酒消費量在1936年仍顯偏低,內需市場難以支撐啤酒產業,作者認為其原因是本島生活文化的近代化程度仍顯低落,可以期待隨著本島文化進展和日本來台移居者增加,啤酒消費量應該也會隨之提升。這裡可以看到日治時代「麥酒」消費所具備的近代物質文明內涵。 接著,作者談到台灣本島生產啤酒最大的問題在於原料麥芽無法在島內生產。在日本,需要在14、15度以下的環境才能從大麥中培育出麥芽,而亞熱帶的台灣先天不具備這樣的環境,這是高砂麥酒會社短期內難以解決的硬傷。 其次,釀酒用水必須選擇硬度較低的水源,作者認為高砂麥酒的臺北工廠水源適合釀酒,但是如果將來要往南部開設工廠,就必須克服南部水質硬度較高的問題。 最後,作者談到生啤酒保鮮的問題。高砂麥酒作為台灣唯一的島內啤酒生產者,與島外啤酒對抗的最大武器就是強調產地直銷保鮮的生啤酒。在作者寫下此文的1936年,「大部分的家庭(至少內地人)都有裝設冰箱,而把麥酒冰鎮後再喝已經是常識」,而由於全島交通建設發達,生啤酒一出工廠三天內幾乎可送達台灣各地,不過作者仍期待未來能運用冷藏車加強生啤酒的保鮮。 作者在本文最後附上了高砂麥酒與日本產啤酒的化驗紀錄表,是日治時代少數留存至今的啤酒化驗紀錄。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