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高砂麥酒株式會社:會社沿革與組織改革
圖片授權聲明 _PDM_
展品描述
這篇文獻出自《臺灣酒專賣史》,由總督府專賣局出版,是1941年以前關於台灣啤酒產業發展最權威性的官方記載。 高砂麥酒株式會社成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所帶來景氣繁榮的時代。在此之前台灣島內的啤酒得全數仰賴日本內地進口,考慮到啤酒產業未來在台灣的發展潛力,因此以日本芳釀社社長安部幸之助為首,成立資本額2百萬圓的高砂麥酒會社。創立初期的主要幹部中,除安部社長外,也包含在台有力日人,例如:荒井泰治、高石忠造等人。 工廠地點選在台北市上埤頭154番地,並從檀香山買進機械設備組裝,於1919年7月中旬產品正式上市。1922年7月起,當局開始實施啤酒專賣。但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經濟蕭條影響,會社面臨營運困難,安部社長在此時也不幸辭世。為改善經營危機,於1922年~1938年間前後歷經2次人事資金整頓、品質提升、開拓華南與東南亞市場的販售據點。在整頓後,資本額調降為150萬圓,除了償還往年的不良債權外,還可配發股東每年8分的利息。 而在解決原料及技術方面,在主要幹部維持不變的情況下,於1939年將營運中心移轉至內地具規模的啤酒公司,並聘請業界權威遠山二郎等人加入核心團隊。此改革再加上當局持續收購啤酒,會社事業得已重振及延續。 本文可得知高砂麥酒株式會社從創立、營運到擴張市場的過程,與當時的景氣變動、局勢息息相關。除了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景氣的影響外,當局的專賣制度與南進政策在這當中也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另外,在主要幹部及原料、技術支援上是以日本人為中心,且必須大量仰賴內地既有的資源。尤其是在台的有力日人,他們在本身經營的事業外,又不斷地參與新興企業,藉以擴大自己在台灣的影響力。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