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文獻所載臺灣平埔族的少年族群──麻達的學習生活
圖片授權聲明 _CC BY_
展品描述
本文從歷史文獻與田野調查,爬梳平埔族少年族群─麻達的生長與養成教育概況。 從《臺海史槎錄》中記載的「麻達」一詞,是指西拉雅平埔族群年齡13-20的「少年郎」,他們善跑,其中優秀者更被稱為「飛番」,官府用以解送公文。除卻這類對麻達的奇風異俗式認識外,在族群中,他們無須負擔任何家族工作,主要的規範式要在身體方面「束腰」、體能方面的「習走」、以及簡單任務的「聽差」三項。在接觸外來文明後,荷治時期主要受到傳教士的識字教育,以便作為受洗的準備。鄭氏時期則由陳永華星辦儒學教育,鼓勵平埔族群識字學習。清治時期延鄭氏時期的政策,由社師教導背誦經書、習字,儼然與漢人無異。 從上述可知,不同外來文明對於平埔族群的要求各有不同,但均造成本族文化嚴重流失,以致於今日想探討平埔族群歷史與文化倍感艱辛,如何理解更多歷史上的平埔族群仍需努力。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