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臺灣民間故事〈林半仙〉初探
圖片授權聲明 _CC BY-SA_
展品描述
本文從釐清林半仙事蹟在日治時期流傳的5個版本,理解其中所呈現的習俗與報恩觀念。 林半仙故事共有5個版本,分別由李獻璋、凃麗生、林藜、林曙光、陳啟銓所採錄,其採錄時間從1936-1990。故事結構以總兵葬父、開泉助農、臭羊肉事件、破金面盆穴、破「老婆顯胯」穴,共5個為基本型,其餘則各有增減。從此可知,這些故事反映先民的報恩思想與道德觀念,其中報恩乃傳統社會最重視的美德,也是民間故事中最常出現的主題。比較其他採錄到的民間傳說,林半仙的故事原型應該是來自閩南地區的萬提督葬父、劍泉、郭聖王、燕子歸巢,隨著流傳至鳳山,增補修改成為林半仙的故事,可看出民間集體創作中的變異性與生命力。 從上述可知,民間傳說故事背後承載著一套先民的價值觀與道德體系,如林半仙故事則著重呈現報恩觀念,相關主題仍值得持續採錄資料,逐步深化對此民間傳說故事之研究。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