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地理篇 重現鳳山縣新城的城池與街市(清代至日治時期)
圖片授權聲明 _CC BY_
展品描述
本文分8個小節來討論鳳山縣從清代開始至日治時期,鳳山縣城的建設與鳳山街市的發展,並從各面向討論鳳山縣,先以自然環境探討清代鳳山縣的範圍、鳳山地名的由來。 其次,由行政方面討論清代治理臺灣後鳳山縣舊縣城的選址,而在林爽文事件後因舊縣城不勘設治,而創建鳳山新城,依「縣城」體制而建,在經後世李乾朗教授繪出鳳山新城形狀為貌似靴子形狀的城池,在鳳山新城建設的同時也將用水一併列入考量,因而在新城範圍之內而有柴頭埤、曹公圳的水利建設。然因鳳山新城的文史資料記載甚少,對於城池內的配置與街市範圍等,始終未能準確指出,近年在縣政府文化局委由研究團隊比照臺灣堡圖、日治時期地籍圖,重繪清代鳳山新城樣貌,成功勘查縣城形狀、城池位置、鳳山縣新城的城門、砲臺與城牆、縣署區位、參將署與火藥庫、清代十五條街市等,得以使清代鳳山新城的樣貌呈現今人眼前。 日治時期改稱為為鳳山街,在總督府的建設之下,設立縱貫鐵路車站(鳳山驛)、自來水道等的公共建設,日治時期城區的街市發展,鳳山街開始邁向現在化,而有今鳳山區之雛型。民國沿用日治時期的街市格局,也隨時逮轉件進行城市重劃,文化城市新風貌已然呈現。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