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遺址篇 清代鳳山縣澄瀾砲臺牆基及護城河位址考古試掘記要
圖片授權聲明 _CC BY_
展品描述
本篇係以考古挖掘紀錄做為研究文章,主要討論鳳山縣澄瀾砲臺及護城河考古遺跡試掘過程。清代所遺留的鳳山縣城,主要有兩處,一為鳳山舊城,位於今左營區;另一為為林爽文事件後,另築的新城,位於今鳳山區。本篇所討論即以鳳山新城內的澄瀾砲臺及護城河為主。  鳳山新城在《臺灣堡圖》中所呈現的形狀似一短靴型,而澄瀾砲臺位於鳳山新城中最西處,為道光年間所築,砲臺建築為各邊不等距的八角形,牆體由二糯八糊、黑糖汁、蚵仔殼灰等夯製的三合土及咾咕石疊砌,砲臺正面上方嵌鑲一花崗石匾額為「澄瀾」,故以為名。 2007年進行考古探坑試掘,位置主要在鳳山國小西南圍牆澄瀾跑臺東北側約20公尺處,研究團隊已進行透地雷達探測,並與日治時期繪製地籍圖套繪。而選定推定城牆基礎兩側,以確認告處具有護城河址的分布,共掘六號深坑。掘出遺物有瓷器、硬陶、玻璃器、其他器物等。經研究團隊進行護城河坡道確認,以避免規劃錯誤而造成古蹟進一步的破壞。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