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新北泰山巖殿前之拜殿左員光
圖片授權聲明 _CC BY_
展品描述
本作品所在地為新北泰山巖正殿前之拜殿左員光(通隨),由陳應彬徒弟黃龜理於1933年完成。為班馬傳媒於2019年製作與匠同行:臺灣傳統建築匠師專訪系列時拍攝。 作品典故為暴紂十罪,內容是說周武王伐紂軍隊攻入朝歌城內,紂王上逍遙馬、 手提金背刀,出九間殿會周軍,魯仁傑與雷鵬、雷鵾擔任左右翼。姜子牙在四不像上向紂王痛陳其十大罪狀,紂王氣得目瞪口呆、八百諸侯湧上來誅君、東伯侯姜文煥、南伯侯鄂順、北伯侯崇應鸞等力戰紂王、紂王逃回午門、一番爭鬥後、紂王縱火燒宮、由摘星樓躍下墜樓而亡、結束殷商王朝。 黃龜理1903年生,家住板橋、投入陳應彬門下勤學鑿花技藝。曾任教於國立藝術專科學校雕塑科10年。由於技術精湛、戮力傳藝、迭獲殊榮。1985年榮獲教育部第1屆「民族藝術薪傳獎」;1989年榮獲教育部第1屆「國家重要民族藝術藝師」。1995年黃龜理病逝、2001年縣政府在臺北縣藝文中心成立「黃龜理紀念館」, 將其作品永久典藏。 頂泰山巖建於清乾隆十九年,由仕紳李序彥、李序原等所捐建, 自福建省泉州府安溪縣彭內莊分香泰山顯應祖師神像來臺,原名「福山巖」。咸豐三年爆發泉漳械鬥,福山巖為漳人所焚毀, 後由李符記捐地重建, 改稱「泰山巖」。後於明治三十九年及昭和七年重新修建,廟中石雕牆堵石柱多為本年所重建, 樑柱結構木雕乃名匠陳應彬所設計督造,陳應彬負責大木作,黃龜理負責小木作,為台灣尚存少數木造寺廟建築。1972年再度重修,而成今貌。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