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藝術與產業的交會: 清末臺灣蓪草之運銷>
圖片授權聲明 _CC BY_
展品描述
這篇是刊載於2007年12月刊載於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臺灣學研究》期刊第四期61~76頁,由洪麗雯撰寫的文章,以下僅為部分介紹。 臺灣蓪草出口市場的第一波高度商品化階段,是由於清代廣東地區蓪草紙外銷畫的興盛。也因 為外銷畫對臺灣蓪草產業具有關鍵性的影響,所以,分析臺灣在清領時期蓪草出口狀況時,就不得 不先對蓪草紙外銷畫的意義進行陳述。不過,清領時期臺灣蓪草產業的市場需求相對於日治時期而 言,是較為被動且消極的,其交易過程不僅透明化程度不高,就連其需求的帶動也是依附在外銷畫 的光環之下。但不可否認的,清領時期臺灣蓪草的外銷已為該產業的國際化開啟了一扇窗。有鑑於 此,本文在回顧 18、19 世紀期間蓪草紙外銷畫對廣東歷史意義的同時,會將焦點鎖定在蓪草紙外 銷畫所帶動的臺灣蓪草產業,以及作為一項國際性商品,西方人又對其產生怎樣的認知。並在臺灣 蓪草產業在清領時期的被動式需求基礎下,觀看該產業的能見度如何向上提升,逐步拓展其出口市 場,進而達到其產品生命期的第一波顛峰。 此削製蓪草紙的照片是由張秀美老師提供。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