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宜蘭牛舌餅
圖片授權聲明 _CC BY_
展品描述
宜蘭牛舌餅的前身為牛舌粿,在日治時代以前,宜蘭先民使用在來米製作各種糕點,將在來米浸泡後連同桑椹葉、香茅葉、鼠麴草等放入石磨中磨成米漿,再加熱煮稠,放進蒸籠蒸製七分熟後做成長橢圓形或各種牲畜的形狀,最後再次入蒸籠蒸至全熟,作為農民在外工作時的點心,而長橢圓形的糕點因為外型像胖胖的牛舌頭而被稱為牛舌粿。 二次大戰後由於台灣物資缺乏,隨1951年至1965年美軍援助帶來麵粉,農民改變牛舌粿的製作方式,將原本含水量多易腐壞的牛舌粿改由麵粉取代,用烘焙的方式除去多餘水分,成為餅狀更便於攜帶與保存。 關於宜蘭牛舌餅的起源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起源於傳統收涎儀式,嬰兒出生滿四個月時會舉行收涎儀式,傳統嬰兒在出生滿四個月前不能外出,是擔心新生兒的身體狀況還不穩定,無法適應環境變化,而在四個月後的收涎儀式會是嬰兒首次能接觸外界的時機,此時家人會準備酥餅,並用紅線串起來掛在嬰兒胸口,讓來訪的親友依輩分取下餅替寶寶接口水,意在祝福孩子收起口水快快長大、此後聰明伶俐,因酥餅的形狀與牛舌相似,因此命名為牛舌餅。 第二種說法是清同治年間,在宜蘭製作傳統漢餅的老元香餅舖將麵糰加入豬油、砂糖、蜂蜜、奶粉等材料拌勻後,再桿成薄長的橢圓形,並在中央劃一刀後烘烤,此牛舌狀的酥餅從此被稱為牛舌餅。而由宜蘭餅創辦人劉鐙徽所改良製作的牛舌餅是由麵粉、海藻糖、天然奶油為原料,在大理石桌上控制麵糰溫度,以手工桿成厚度0.1公分的包餡薄餅,餅身薄可透光、口感酥脆,亦是宜蘭牛舌餅的代表。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