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臺灣烏龍茶產業文化研究
圖片授權聲明 _CC BY_
展品描述
本論文作者張富偉,指導教授黃世祝博士,出自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發表於2008(民國97)年7月。內容敘述臺灣茶來源與漢人移民具有高度相關性,源於閩北、閩南,並與粵東合稱為四大烏龍茶產區。 從清末開始發展的臺灣茶,原為外銷賺取外匯的主要產業,從部份發酵的烏龍茶奠定基礎,後才有包種茶的繼起。進入日治時期紅茶也曾佔有一席之地,二戰結束後,綠茶加入外銷行列,並創下龐大的出口量。至工商業時期,土地與勞力增值墊高了產製成本,阻斷臺灣茶外銷競爭力,轉往內銷。此時臺灣的烏龍茶,從條型重發酵,轉以輕發酵的半球型包種茶,原臺灣烏龍茶依其原型衍生成白毫烏龍。茶園經營規模趨向量小質精,以自產自製建立口碑與自我品牌價值,結合觀光休閒直接面對消費者。現飲茶發展因罐裝茶與現泡冷飲站的推動,使茶的需求量提升,面對低價進口茶的競爭,業者的自清與品質品牌的建立,為不斷追求卓越的臺灣烏龍茶長久發展之道。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