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蚵仔煎作為台灣特色料理的未來?
圖片授權聲明 _CC BY_
展品描述
雲林臺西鄉坐落於濁水溪的尾端,土地相對貧瘠,加上東北季風與颱風所帶來的災害,一直以來不利農田的耕作,居民多是靠著捕魚、養殖為生。然而,也因為其惡劣的環境,這個被人稱作「風頭水尾」的地方,卻是養蚵──尤其是附苗的絕佳場域。 臺西鄉擁有天然的潮間帶,擁有著大量的浮游生物,正適合孕育蚵苗。每年白露過後、東風季風開始吹起,海裡的牡蠣就會開始產精排卵,漁民就將蚵串放入海中,讓蚵苗附在上頭,再轉賣到其它地方養成成蚵。也因為如此,臺灣約七成的蚵苗多是由臺西所供應。 這些以蚵仔為材料作成的蚵仔煎、蚵仔麵線、蚵嗲等,除了豐富了臺灣人的餐桌外,其中蚵仔煎也逐漸地成為了臺灣的特色料理,作為宣傳臺灣特色的一大利器…… 此篇由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撰寫的網路專欄文章,講述蚵仔煎作為臺灣特色料理,其歷史由來以及與可能源頭的中國海蠣煎的差異,並且與臺西鄉蚵產業的沒落作連結。文章提到與其擔心蚵仔煎的起源是否在臺灣,臺灣民眾更需要擔心蚵苗產業的消失,將會嚴重影響這道臺灣特色料理。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