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和平街
圖片授權聲明 _CC BY_
展品描述
《和平街》,作者李榮春(1914-1994),宜蘭縣頭城鎮人,是二次世界大戰後,台灣第一代用白話文創作的本土文學家。此書以頭城為場景,共收錄了20篇小說,包括〈媽祖宮廟前廣場〉、〈看搶孤〉、〈請媽祖〉、〈頭城的過年〉、〈頭城仙公廟廟公呂炎嶽〉、〈和平街〉、〈中秋夜〉、〈大陸酒〉、〈鹹鰱魚〉、〈吃蕃薯〉、〈種柑仔〉、〈祖厝〉、〈分家〉、〈歸寧〉、〈教子〉、〈婆媳之間〉、〈狂人來了〉、〈生離死別〉、〈走頭無路〉、〈骨肉兄弟〉。上述小說內容,部分原刊載於《蘭陽會刊》、《文學台灣》,也包括李榮春未發表的作品,2002年由靜宜大學中文系彭瑞金副教授主編10冊《李榮春全集》出版,其中一冊彙整蒐錄上述篇章,並命名為《和平街》。 和平街」舊稱頭圍街。清代時期的蘭陽平原,是一個以水路交通為主的時代,1826年(清道光6年)烏石港受清政府指定為「正口」(正港),成為宜蘭重要的通商口岸。當時經由烏石港可接河道到頭圍(今頭城),進而上達宜蘭城,甚至員山大湖,因而促進了頭圍之繁華興盛,頭圍街成為頭城最早開發的市街,而有開蘭第一街之稱,也是現今為人熟知的「頭城老街」。李榮春生於和平街,其自傳式的寫作方式,描繪了當時時代面貌與頭城生活樣態,以文字寫出對故鄉頭城及社會文化的觀察與省思。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