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毛髮鑑識
圖片授權聲明 _CC BY_
展品描述
毛髮鑑識,定義為透過遺留於案發現場或是當事人、動物的毛髮,作為案件線索,或證明其是否與案件有關。 1930年,被視為「微量證物之父」的法國刑事科學家埃德蒙‧路卡博士,發表「微物跡證」相關理論。而所謂的微物跡證,便涵蓋包括毛髮、纖維、玻璃碎片、油漆、土壤、植物種子、礦物、以及各類的未知高分子材料等。 其中,關於毛髮鑑識即為微物跡證中最為重要的種類之一。由於一般人每天約自然脫落20到100根頭髮,在刑案現場發現掉落的頭髮是常有的事;另外在非法捕獵野生動物的嫌犯身上或住處,也很容易發現動物毛髮。 在警方辦案過程中,人類毛髮有助於縮小調查範圍,例如毛髮顏色就是一重要特徵。此外,也可根據頭髮剖面並非正圓形的特性,分析其短徑與長徑的比例「毛徑係數」來研判毛髮主人的種族。毛髮中的微量金屬成份,也可據以推斷毛髮主人的性別,女性毛髮中的鎂、鉀、鈣、銅、鎳等元素的平均含量明顯高於男性,而男性則是鈉離子含量較高。 因此,透過皮毛形狀、毛根形狀、皮毛橫切面形狀、表皮鱗片型態、皮毛顏色與髓質型態,能大體判斷出毛髮的持有者與其可能的生理概況。
關鍵字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