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澎湖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輯》第六屆〈澎湖石滬之築造開拓年代初探〉
圖片授權聲明 _CC BY_
展品描述
本文收錄於《澎湖研究第六屆學術研討會論文輯》,篇名為「澎湖石滬之築造開拓年代初探」,以下為本文摘要:本文由王國禧和陳正哲兩位共同著作。在澎湖,一種以玄武岩或硓古石,在海岸地勢較為平坦的潮間帶,堆砌成一道圓弧形;或從岸邊水淺處,向外延伸至水深處,再向内形成彎鉤型的石堤,是一種非常原始的捕魚方式;因就地取用玄武岩、硓古石為築造材料,故稱之為「石滬」,澎湖石滬是全球現存數量最多、保存最完整的區域。 本研究主要以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大正初年(1913-1917)北澎湖(包括馬公/湖西、白沙與西嶼)石滬調查報告「復命書」中,有關石滬築造與開拓年代之整理、統計、分析,對應清代澎湖方志,推估澎湖石滬的起源及其發展與變遷之原因。 初步研究結果顯示,澎湖石滬築造約始於明鄭時期的西嶼,康熙末期築造重心移至白沙,康熙末期、乾隆末期與嘉慶中期是澎湖石滬築造的三個高峰,自然環境與漁場,人口的變遷與消長,清代移民和班兵的政策性、軍事性,均是影響石滬築造的原因。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