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中和福和宮:網目斗栱
圖片授權聲明 _CC BY_
展品描述
網目斗栱之斗呈方或圓形,栱呈長條狀。網目斗栱是每兩組斗栱呈45度搭接,連成一片用來支撐屋頂,綿密如網、華麗耀眼有防震作用。陳應彬身為一位大木匠師,不只要精確掌握整幢建築的結構,對於細部的木作雕刻,更有其獨到的表現手法。仔細看斗不是四方型的是有點像金瓜的形狀,此為彬司的特色之一。本作品位於新北市中和福和宮,由陳應彬於1925年主持改建時興建,照片為班馬傳媒於2019年製作與匠同行:臺灣傳統建築匠師專訪系列時拍攝。 陳應彬是出身台灣的大木匠師,清同治三年生於現在新北中和區、他的父親陳井泉和家族中不少長輩都是木匠。明治四十一年,四十四歲的陳應彬主持北港朝天宮的重建,之後他陸陸續續修築了大稻埕慈聖宮、朴子配天宮、貢寮澳底仁和宮、豐原慈濟宮、臺中旱溪樂成宮、臺北保安宮、木柵指南宮…等寺廟。其中尤以媽祖廟最多,所以也被奉為專修媽祖廟的匠師。由於日本統治台灣以後,許多原本來自大陸的唐山大木匠師都回去福建或廣東的故鄉,陳應彬逐漸發展出屬於自己的建築特色和風格,加上其長子己堂、次子己元,和幾位有名的徒弟像是廖石成、黃龜理…,共同構成一派匠師的系統,一般都稱作「彬司派」。 福和宮創建於清乾隆三十一年,至今已有二百多年歷史。大正十四年首次改建,土地由黃文慶及黃玉堂兩位鄉民折價捐出,即現址,改建工程則由陳應彬(彬師)與其子陳以元(阿趖師)父子擔任。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