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楊志申
圖片授權聲明 _CC BY_
展品描述
楊志申(?-?),字燕夫,祖籍福建泉州府,原居臺灣府城東安坊(今臺南市),後遷至彰化柴坑仔庄(今彰化市國聖里)定居,於彰化平原北部的半線保(今彰化市、和美鎮、線西鄉)一帶從事拓墾事業。父國暢為彰化楊家開臺祖。當時彰化平原可供開墾的荒地甚多,遂舉家遷居柴坑仔庄,發展拓墾事業。最初向巴布薩族阿束社租用土地拓墾,數年後墾田有成,家境逐漸富裕。接著他出資開鑿二八圳及與施世榜合資開鑿福馬圳,與曾姓共築快官圳,與張韜合築東西二三圳。透過這一連串水利開發事業,其田地及米產倍增,成為彰化平原的大墾戶之一。除了彰化的開墾事業,他在今高雄與臺北亦置有田產,又北上開墾臺北盆地的佳臘埔(今臺北市萬華區)及金包里(今新北市金山區)等地,歲入米穀數千石。1723年(雍正元年)彰化設縣,縣治設於半線,他移居縣城東門街,以其財富捐輸行善,憐貧恤孤,造橋鋪路,廣受鄉里稱道。當時臺灣府學的學租入不敷出,為振興文風,首倡捐出位於彰化貓霧捒21甲田地的歲入穀166餘石,協助府學課費。後因文廟缺乏油燈費用,對臺灣縣訓導(清代從七品文官)陳元恕表達願續捐田租之意。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